養雞達人

冬季流感頻發,蛋雞流感有那些細節需要注意?

隨著冬季的到來,禽感冒病毒逐漸開始爆發,因為病毒喜冷怕熱,對日光敏感,冬季氣溫低,太陽光較弱,這些均有利於病毒在野外的存活,也就增加了感染的機率。

再則由於冬季氣溫變化大,養殖場刻意保溫防風,但是沒有做好通風和溫度的平衡關係,結果雖然保證了雞舍溫度,卻造成雞舍空氣汙濁,如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氨氣濃度過高,會嚴重刺激鼻腔、氣管、眼結膜等區域性黏膜,使這些黏膜組織受到損害,從而有利於禽流感等病毒的入侵。

冷風在冬季可以隨時出現,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現涼風、賊風,這是對雞群較為敏感的應激因素,如果雞群內有隱性感染的禽流感病毒,由於冷風的應激,會出現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發病,再傳染給其他健康禽,發生大群禽流感。所以在冬季要特別重視對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提前做好防疫

雖然農業部每年都會推出高致病性禽流感強制免疫方案,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其飼養環境、條件、禽品種、飼養週期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式。

年齡越小的家禽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應答效果越差,表現在抗體水平低和不整齊,但如果只考慮這個因素而推遲接種,則存在沒有抗體的空白期過長的風險,所以首免時間的確定要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因素,結合本地區的流行情況,一般在7~14日齡首免比較合理。

由於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特性決定了接種一次難以獲得堅強的免疫效果,即如果家禽只做一次免疫接種,其抗體的滴度、整齊度和合格率都不理想,抵抗不了強毒的攻擊,當有毒力強的野毒入侵時,就會引起發病,所以首免後的3~4周要進行再次免疫接種,二免後禽群抗體水平和整齊度要比首免的好很多。之後再根據家禽的用途和飼養週期確定以後的免疫次數和間隔時間。在冬季來臨之際,更應相對密集提前做好免疫,確保禽群抗體水平高,整齊度好,有堅強的抵抗力。

加強飼養管理

只有雞群處於健康體況才能對疫苗有好的應答反應,所以除了提供沒有黴變的平衡飼料、乾淨飲水、適當的飼養密度等飼養條件外,在冬季要特別注意解決防寒保溫和室內空氣新鮮的矛盾,保持室溫的相對恆定,避免室溫的大起大落;

防止涼風、賊風,減低禽舍內氨氣濃度,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刺激,同時要做好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的基礎免疫工作,保證雞群健康狀況良好、抵抗力強。

對禽流感的防控,不能只依賴疫苗接種,更不能有「一針打下去就萬事大吉」的思想,要樹立綜合防控的理念,包括高的飼養管理水平、嚴格的生物防護措施等才能做好對禽流感的防控。

冬季養殖戶們如何對雞群進行管理?這六點需要多注意!

冬季養殖面臨的問題主要有風寒感冒、流感、鼻炎、產蛋率低、抗病力差、疫病不斷,通風不良、灰塵大、氨氣重、區域性賊風侵襲、保不了溫、水線結冰、風機扇葉結冰不能放下,雪災等等。

寒冷冬季接青年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定的青年雞到家了,在這個季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1、上雞時間:如果可以選擇時間的話,儘可能選擇晴朗的中午上雞,如果天氣比較冷,那就先將雞舍的溫度上升1-2℃,以預防雞群感冒甚

冬季養雞最需要注意的兩種雞病

冬季常常引發各種疾病,必須要謹慎小心,尤其是下面的兩種雞病。一、軟骨病雞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尤其是冬季,若體內礦物質特別是鈣、磷的代謝遭到破壞,便會引起骨組織生長異常而形

冬季養鵝需要注意的十大疾病——水禽腺病毒病

該病病原是禽腺病毒,臨床多見於引起鴨、鵝伏地軟腳、癱瘓為主要症狀表現,故又稱為軟腳病。發病情況2013年先後從廣東馬崗鵝、湖南麻鴨中檢測出,後全國多數地區都發現有該病的發生,

冬季養鵝需要注意的十大疾病——鵝副粘病毒病

流行病學各日齡、品種的鵝都可感染髮病和死亡,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臨床症狀患病鵝精神不振、縮頭垂翅、口渴、飲水量增加、排白色或綠色稀糞;行走無力,不願下水。部分病

蛋雞冬季育雛注意事項

冬季育雛時若溫度過低,雛雞易受涼而引起拉稀或發生呼吸道疾病等;雛雞為了相互擠壓取暖,容易造成扎堆現象,影響採食和活動,造成傷殘,嚴重時會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冬季育雛要注意

全封閉雞舍冬季疫病的防控要點

疫病是養雞之大敵。雞群發生疫病不僅影響生長髮育和產蛋量,嚴重的還會引起大批死亡,對養殖朋友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冬季氣溫低,雞群呼吸道疾病頻發,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是養雞生產

冬季不得不預防的雞病,流感爆發原因及政策!

漫長的冬季到來,雞場裡的雞群們抵抗力差,也開始得病。現在正是流感爆發時期,養雞人要做好防護措施,讓雞群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一、流感病毒爆發原因1.禽流感病毒喜冷

冬季青年雞週轉,您需要做好哪幾點?

為了更好地滿足雞群生長髮育及產蛋需要,養殖場一般於雞群9~15周齡完成育雛育成舍轉蛋雞舍的轉群工作。蛋雞從育雛育成舍轉到蛋雞舍經歷環境的鉅變、運輸過程的不確定性,轉群后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