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頻發,蛋雞流感有那些細節需要注意?
隨著冬季的到來,禽感冒病毒逐漸開始爆發,因為病毒喜冷怕熱,對日光敏感,冬季氣溫低,太陽光較弱,這些均有利於病毒在野外的存活,也就增加了感染的機率。
再則由於冬季氣溫變化大,養殖場刻意保溫防風,但是沒有做好通風和溫度的平衡關係,結果雖然保證了雞舍溫度,卻造成雞舍空氣汙濁,如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氨氣濃度過高,會嚴重刺激鼻腔、氣管、眼結膜等區域性黏膜,使這些黏膜組織受到損害,從而有利於禽流感等病毒的入侵。
冷風在冬季可以隨時出現,如果管理不善,易出現涼風、賊風,這是對雞群較為敏感的應激因素,如果雞群內有隱性感染的禽流感病毒,由於冷風的應激,會出現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發病,再傳染給其他健康禽,發生大群禽流感。所以在冬季要特別重視對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提前做好防疫
雖然農業部每年都會推出高致病性禽流感強制免疫方案,但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其飼養環境、條件、禽品種、飼養週期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式。
年齡越小的家禽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應答效果越差,表現在抗體水平低和不整齊,但如果只考慮這個因素而推遲接種,則存在沒有抗體的空白期過長的風險,所以首免時間的確定要考慮到這兩方面的因素,結合本地區的流行情況,一般在7~14日齡首免比較合理。
由於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特性決定了接種一次難以獲得堅強的免疫效果,即如果家禽只做一次免疫接種,其抗體的滴度、整齊度和合格率都不理想,抵抗不了強毒的攻擊,當有毒力強的野毒入侵時,就會引起發病,所以首免後的3~4周要進行再次免疫接種,二免後禽群抗體水平和整齊度要比首免的好很多。之後再根據家禽的用途和飼養週期確定以後的免疫次數和間隔時間。在冬季來臨之際,更應相對密集提前做好免疫,確保禽群抗體水平高,整齊度好,有堅強的抵抗力。
加強飼養管理
只有雞群處於健康體況才能對疫苗有好的應答反應,所以除了提供沒有黴變的平衡飼料、乾淨飲水、適當的飼養密度等飼養條件外,在冬季要特別注意解決防寒保溫和室內空氣新鮮的矛盾,保持室溫的相對恆定,避免室溫的大起大落;
防止涼風、賊風,減低禽舍內氨氣濃度,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刺激,同時要做好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病的基礎免疫工作,保證雞群健康狀況良好、抵抗力強。
對禽流感的防控,不能只依賴疫苗接種,更不能有「一針打下去就萬事大吉」的思想,要樹立綜合防控的理念,包括高的飼養管理水平、嚴格的生物防護措施等才能做好對禽流感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