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免疫容易忽略的幾個細節
我們養殖業同仁始終期望有更新更管用的疫苗問世。
誠然,疫苗研發——推廣——更新的速度不算慢;每隔一些時日都會有新的針對性疫苗匯入市場;其宣傳也不斷標榜效價更高更全面更持久。從禽病防治的角度看,疫苗免疫確實是夠順勢應變的了。可是,從臨床一線的反饋看,使用疫苗後發病的雞場並不在少數;還有的則是,某種疫苗一段時間很管用,一段時間又不太靈。某地區的雞場使用甲家某疫苗一段時間後整體免疫效果逐漸變差,而更換使用乙家同樣疫苗則整體免疫效果又增強。這樣的情況依此類推,交錯呈現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雞場和不同的時段;所以人們對疫苗的期盼一直保持了很高的熱度。
從理論上說,疫苗的保護率是有時限和受體及環境條件的。而養禽生產自身又呈現多時段多受體多條件變化,單憑疫苗不可能大包大攬的把所有禽病全「罩」住。這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免疫效價的打折;在養禽實踐中,因免疫而萬無一失的不發病只是理想。嚴格的說,免疫的效價總存在打折的現實和可能。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查詢免疫打折的原因,使其減到最低。
這些年來,關於導致疫苗免疫失敗或不全的原因,業內同仁大多耳熟能詳,只是在具體操作中人們並不會特別關注有些細節,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用在我們養禽業疫苗免疫,細節的被忽略就是因小失大。
例如,免疫前的疫苗儲存溫度和水線的沖洗淨化;又如,免疫後的恢復飲水時間和免疫力產生的時間。
其一,多數疫苗的儲存期在2年至1年至若干天不等,是據儲存溫度而變化的。以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凍幹苗I系)為例,生物製品廠生產的儲存於廠冷庫裡的凍幹苗是在-15℃環境中冷凍儲存,有效期為2年。在養禽生產實踐中,從疫苗生產車間到雞群應用前夕,要經過入庫、出庫、批發、長短途運輸流轉、入店存櫃、零售、再運輸流轉、再存櫃等一系列環節;這期間,雖然儲存溫度可以在0℃以下(不敢說全都在0℃以下),但是,這個-15℃最佳儲存溫度是不能完整保持的,就是說技術冷鏈是支離破碎的,破碎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有效期的縮短。據疫苗冷藏技術的指標規定,-15℃~0℃雖說都在冰點以下,可是這15℃的溫差也叫儲存溫度跨度,對於疫苗病毒來說是有顯著區別的。病毒的特點是怕熱不怕冷——耐低溫不耐高溫;溫度越低儲存有效期就越長。據測算,-15℃條件下可保持有效期2年的疫苗,在-8℃條件下就只有1~1年零兩個月的有效期了。在零上條件下,2℃~8℃陰冷乾燥處儲存,有效期為8個月;10℃~15℃陰冷乾燥處儲存,不超過3個月;25℃~30℃不超過10日。有的新城疫弱毒苗則是-15℃冷凍儲存,有效期2年;0℃~4℃陰冷乾燥處儲存,有效期8個月;5℃~15℃儲存為3個月;25℃~30℃儲存為10日。又以馬立克活疫苗為例,在液氮內儲存,有效期為2年。孵化場在給1日齡新生雛雞進行免疫注射的過程中,要求自液氮中取出疫苗安瓶後迅速放入38℃溫水中搖動1分鐘,以達疫苗速溶的目的。要在1小時內用完並要經常搖動疫苗瓶,以使苗液均勻,用量準確。這個38℃的速溶溫度值和時間值在不同的季節和環境溫度裡,並非能夠準確無誤。再以法氏囊油乳劑滅活苗為例,在4℃冷暗乾燥處儲存,有效期為6個月;20℃~25℃室溫儲存,有效期為3個月。以法氏囊中等毒力株活疫苗為例,在-10℃以下冷凍儲存,有效期1年;4℃陰涼處儲存,有效期為30日;22℃~25℃可儲存7日。
上述例證及許多限於篇幅沒有舉出的例證都表明,科學的免疫程式、高質量的疫苗、精準的操作還不能完全確保免疫效價不打折,這其中,從生物製品廠採購的疫苗自離開冷庫之時幾經轉折運輸和不同的儲存溫度;再應用於雞群是很難達到技術冷鏈所規定的標準有效期的。特別是凍幹苗一旦反覆融凍則活毒數就會大幅滅活(據測算每融凍一次就減滅50%),許多人只看疫苗處於凍幹狀態而不看生產日期和應用時間就以為沒事;殊不知,有效期已經打折。事實上,在養禽實踐中,疫苗的溫度管理在進入養殖場之前是不容易掌控且容易被忽略的。
其二,標準化養殖場的疫苗飲水免疫是由水箱裡加入融解的疫苗經水線供給雞群飲用的。有不少的養殖場在飲水免疫前根本不沖洗清理水線和水箱或草草的用水過一下就斷水2~3小時,緊接著就往水箱裡加入疫苗融液。要知道,水箱水線長期不沖洗其內壁會滋生生物膜類物質及附著物(如殘存的藥液);水線斷水後,特別是夏季,供水系統內壁與空氣接觸,會加速這些生物膜和附著物的氧化形成酸性物質,這些都會使得疫苗的效價大大減低。
其三,飲水免疫後馬上就恢復供水。有的疫苗如法氏囊活毒苗飲水後,應有1小時左右的停水停食。這是因為雞群在斷水後會急切的飲疫苗水,這部分水量很有限,雞群似飲不夠。飲苗後馬上恢復供水,雞群會繼續飲入與之前相當或超過的水量。這部分水馬上進入雞的消化道就等於擴倍稀釋了疫苗(也可以叫沖淡)。由於雞的消化道較短,排洩快,這還會加速疫苗飲入量的排出體外;這就阻礙了疫苗在腸道里的免疫應答反應,不利於抗體的生成。飲苗後馬上恢復採食,由於飼料的酸鹼度和進入食道後形成的食糜會對疫苗的細胞免疫作用產生妨礙,也不利於免疫應答的良好產生。
其四,雞群應用疫苗後,產生免疫的時間大多在幾十小時至21天間。(如傳支活疫苗接種後5~8天產生免疫力、減蛋綜合徵滅活疫苗是注射後14天產生免疫力、新城疫禽流感(H9亞型)二聯滅活苗接種後21天產生免疫力等)。不要以為疫苗質量好、程式對、操作不差就萬事大吉。在免疫效價產生之前,都是未知數。免疫本來就是一種機體應激,在產生抗體之前,這種應激有時甚至比不免疫還要大。此時段的管理至關重要,尤其是通風、溫度、飲水、採食(包括免疫增強劑和維生素的補入)、消毒等,如果做了疫苗就掉以輕心,那還是會前功盡棄。
本文來自雞病專業網論壇,感謝論壇網友——老王觀點的精彩分享!
檢視原文請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