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便原因十幾種,診斷解決有圖有方案!
作者:羅正 建明工業(珠海)有限公司
羅正,中國農業大學預防獸醫學博士,
現任建明工業(珠海)有限公司
動物腸道健康系列產品的產品經理。
加入建明前,任職陝西正大有限公司,從事動物疾病防控工作。
什麼是飼料便?通俗來講就是糞便中帶有未消化的飼料顆粒,比如玉米(圖1下)。飼料便的發生意味著營養物質的流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投資的錢損失。據統計飼料便能降低料肉比0.05,不考慮藥費,一隻雞損失0.5元。對於年出欄100萬隻雞的大型養殖場,幾十萬就沒了,因此飼料便是養雞從業者的大敵。一 鑑別正常分別與飼料便 一張圖就可以說明問題,請見下圖1:
二 飼料便的原因有哪些?
飼料便總體來講一年四季都有,在溫暖潮溼的季節5-10月多發,15-30日齡居多。引起飼料便的因素有哪些呢?經過資料收集整理我們會發現主要有三類原因:疾病因素、營養因素和管理因素。將這些因素再進行細分,可能原因達到十幾個(圖2),一看Duang!duang!大家就暈了,弄不清楚究竟是哪個,更不知道怎麼辦。

三 飼料便的原因診斷與解決 下面就讓羅正結合現場為大家做一個診斷分析和判斷,然後從實用的角度支點招,希望能對大家控制飼料便、減少經濟損失有用。 1 觀察糞便,治療性驗證 看糞便中是否帶血或者腸粘膜脫落。如果糞便帶血(圖3上),證明存在球蟲感染,通常球病和壞死性腸炎是伴生的,因此需要用球蟲藥和廣譜抗菌藥進行治療。如果糞便不帶血,只是糞便稀軟水樣,或者有黃色的脫落物(圖3下),這是壞死性腸炎的表現,需要用抗菌藥治療。 壞死性腸炎也可以使用具有抑制和殺滅梭菌的益生菌提前預防和治療。上述方法治療有效就證明是細菌和寄生蟲性腸炎,也易造成病情延誤加大損失。
2 剖檢——這是最重要的現場診斷方法
比單純的看糞便更深一步,準確性更高。挑選10只左右的飼料便的雞進行剖檢,檢查消化器官和消化道前中後短,觀察是否存在一下情況:腺胃腫大、肌胃糜爛、腸道各段是否存在病灶、腸粘膜脫落(圖4)。如果只有腸道病變就按照上一段介紹方法進行處理,球蟲可見腸道壞死灶、出血點、增厚、充血等。
如果有腺胃和肌胃病變就表明還有別的因素存在,比如病毒和毒素等的存在,及調查80%的腺胃腫大的雞存在飼料便的情況。從現場角度來講病毒是無法治療的,因此建議先控制黴菌毒素。檢視飼料、墊料和籠具,觀察是否存在結塊、酶變和發黴的現象。發現此類問題需要在飼料中新增優質的黴菌毒素吸附劑。墊料有黴變的情況可以噴灑硫酸銅處理。
3 病原檢測
這一步難度大,受到取樣和用藥等因素的影響,需要專業的人和裝置來進行,週期較長,有條件可以進行。就目前已知的多個檢測結果來看腹瀉和飼料便相關病毒如呼腸孤病毒(REO)、流感等幾乎沒有檢測到,因此病毒不應該作為重點,但是作為大公司和科研院所應該持續關注。
4 營養性問題——這種問題一旦發生將是大面積的
若發生,使用同一批新原料的雞群都應該會發生,當原料更換快速恢復,需要飼料公司才能及時發現。這可能與原料中的抗營養因子,原料後熟化程度或者動物消化酶分泌受到影響有關,比如圖1所示的存在未消化玉米,可能是由於澱粉酶減少所致。
這種情況可以新增大劑量澱粉酶進行處理,如果使用澱粉酶後恢復,則假設得到驗證。需要注意的是澱粉酶或者蛋白酶是內源性消化酶,新增到飼料需要進行耐高溫和耐酸性處理,並且到腸道能釋放才行。
5 檢查飼養管理方面的問題
如果是個別場每批雞都發生,可能與飲水有關。對飲水進行消毒或者酸化處理問題得到控制,便可驗證。更專業需要化驗水的硬度和微生物含量等指標。這種情況建議打深井或者安裝飲水淨化系統從源頭解決。如果不是每批都發生,可能與墊料或者該場的飼養管理有關,需要觀察墊料質量,優化管理方法,關注雞舍的溫度與溼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能控制的疾病因素就是細菌和球蟲,能控制的營養因素主要是黴菌毒素和酶的新增,管理因素基本都能通過優化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