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雞生殖型傳支的發病特點和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各品種、各目齡的雞都可感染,雛雞發病嚴重,寒冷季節多發。根據感染毒株血清型不同、親嗜部位不同,病雞臨診症狀表現多樣,分為呼吸道型、生殖型、腎型、腸型等。其中生殖型傳支近幾年發病率逐年增加,表現產蛋雞群無產蛋高峰,輸卵管內積水,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受到大家重視,希望通過下面的介紹給廣大養殖朋友提供一些幫助。
一 病例介紹
統計近幾年典型病例,該病多見於5~7月份,寒冷季節育雛雞群多發。以下是2011年我們技術服務部接診的周邊地區部分典型病例。
病例一:即墨王村劉場長2 000只海蘭褐蛋雞,產蛋率75%,發病日齡155天,就診日齡為194天。解剖症狀為卵巢正常,輸卵管囊腫,20日齡時發生過呼吸道疾病,6日齡時用過IV-H20疫苗,採食、飲水、糞便、呼吸道等均正常。
病例二:文登田場長4000只海蘭蛋雞,產蛋率70%,140日齡產蛋率達到70%後不再上升,開始發病日齡是140天,就診日齡是160天,解剖症狀為輸卵管積液,有的輸卵管發育不完全,形成盲端。7日齡用過IV-H20疫苗,採食、飲水、糞便、呼吸道均正常,蛋殼正常。
病例三:青島嶗山曲場長3000只海蘭蛋雞,產蛋率78%,~直不增。發病目齡210天,解剖變化為腹腔內有6個成熟印泡,輸卵管充滿大量液體,形成盲端,無法產蛋。16日齡時發生過呼吸道感染,1日齡用過C30-Ma5疫苗,7日齡用過IV-H20疫苗。
病例四:德州劉場長35000海蘭褐蛋雞,為育成場,分20多戶,客戶投訴產蛋率40%~80%不等。發病日齡150天,就診日齡170天,剖檢顯示輸卵管液化,有的充滿積液,有的在—端形成水泡。連續多批育雛、空舍時間短,上批也有。1日齡用過VH-H120-28/86疫苗,8日齡用過VH-H120-28/86疫苗。
二 發病特點
大量臨診調查表明,雞群是在育雛期間感染,不表現臨診症狀或輕微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噴嚏,在產蛋期症狀是後遺症的表現。各品種產蛋雞都可發生,2000年以前多發於父母代種雞群。近年來,商品蛋雞群發病率明顯增高。雞群開產後陸續出現輸卵管內積水的病雞,病雞出現的比例越大,產蛋率越低,一般高峰產蛋率為30%~80%不等。個別雞群淘汰病雞後,產蛋率可達90%o發病的雞群多是在寒冷季節育雛(1-3月份)。頻繁育雛的雞場多發,可連續多批雛雞發病。雛雞感染越早,雞群中出現大肚子雞比例越高。本病不發生垂直傳播,即來自同一種雞場的雞群有的發病,有的不發病。
三 臨診症狀
1 雞群外觀一切正常,但產蛋無高峰,根據感染毒株的不同,雞群的發病率一般為30%-80%。
2 病雞腹部下垂,冠厚、鮮紅,腿部鱗片呈鮮黃色。
四 解剖症狀
輸卵管內有大小不等水泡,大的有600多毫升,小的有幾毫升。積水是清亮、無色、透明、無味的液體。有些雞輸卵管無積水,但有盲端或輸卵管狹窄或無輸卵管口。大多病雞卵泡發育正常。有的雞腹腔內有6~7個成熟的卵子,但沒有完整功能的輸卵管,無法產蛋。其它器官未見異常。見圖1和圖2。
五 防制措施
傳支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屬於條件性致病,因此應加強飼養管理,同時做好嚴格的隔離、清洗、消毒措施,常用消毒劑如含氯製劑等均能破壞其感染性。在疫苗免疫方面,因傳支病毒存在多個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間交叉保護低或無交叉保護,給該病的防控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建議在選擇傳支疫苗時應選擇對國內流行株有針對性的疫苗毒株進行免疫。可參考以下幾點進行防制:
1 雞群感染傳支後帶毒、排毒時間長達4個多月,有的雞群雖多次免疫不發病,但仍存在帶毒排毒現象,汙染雛雞。因此雞場避免各種目齡雞混養,已汙染的育雛舍要嚴格消毒,且至少空舍6周以上,才能引進雛雞。
2 注意育雛溫度。保證育雛期間的育雛溫度的相對穩定,24小時內溫差不能超過3℃。育雛早期溫度應儘量高,一般在1~3天可達35-38℃(只要在雞群分佈均勻情況下,溫度高一點好)。然後每3天降2-3℃。
3 加強飼養管理,保證合理的飼養密度。
4 做好免疫預防工作。發生該病的雞群主要是在20日齡以內感染傳支病毒,
應做好育雛早期的預防,參考免疫程式如下:
1日齡新支靈(L H120 L4/91):1只份,點眼。7日齡新支靈(L H120 L4/91):
1只份,點眼。同時新城疫一傳支-H9-法氏囊亞單位四聯滅活苗0.4mL/只頸部皮下注射新支靈活苗中傳支選用經典毒株H120株和篩選優勢毒株L4/91株,免疫譜廣,交叉保護率高,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呼吸型傳支、生殖型傳支和腎型傳支都有良好的保護。
5 治療
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淘汰病雞。如雞群產蛋率過低,考慮全群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