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鼻炎的診治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以發病急、死亡率低、鼻腔和鼻竇發炎、流鼻涕、臉部腫脹和打噴嚏等為特徵。
一 發病情況
2013年6月6日,鹽城市開發區某商品代雞場飼養的2.5萬隻不同周齡的雞相繼出現雞群發病,其中4周齡的育雛舍最先發病,後波及整個雞群。產蛋雞出現較弱的呼吸障礙,產蛋下降。
二 臨診症狀
病初表現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慾減退,面部腫脹、眼臉水腫。鼻腔、鼻竇和眼結膜先流出稀薄清液鼻涕和眼淚,以後變成漿液性分泌物,沉積於鼻孔周圍呈淡黃色結痂,嚴重的整個頭部腫脹、結膜炎,眼垢粘著眼瞼,造成暫時性失明,採食、飲水下降,病雞呼吸困難,時常搖頭,氣管出現羅音,張口伸頸或頭甩泡沫粘液,最後窒息死亡。
三 剖檢病變
現場剖檢病死雞15只,發現大部分病死雞鼻腔和鼻竇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水腫,表面有大量粘液,竇內有滲出物凝塊,眼結膜充血腫脹。病程稍長的雞可見鼻腔、眶下竇和眼結膜內有大的乾酪樣物質。還發現一例產蛋期病雞併發腹膜炎。
四 診斷
從雞的鼻腔粘膜上取粘液塗片鏡檢,革蘭氏染色,油鏡下觀察發現兩極深濃的單個或短鏈狀排列的細菌,疑似副雞嗜血桿菌,結合發病情況和剖檢症狀,初步認定為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傳染性鼻炎。
五 治療
①隔離病雞,加強消毒。②在飼料中增加複合維生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③改善飼養環境,降低雞群密度,並加強通鳳換氣。④隔離的病雞每隻雞同時注射青黴素5萬單位和鏈黴素10~20萬單位,每天一次,連用5天,用藥後3天病雞症狀出現明顯減輕,5天后病雞基本痊癒。⑤對尚未出現臨床症狀的雞隻,在飲水中新增0.02%的羅紅黴素,同時用新諾明拌料,每斤料1片,連用4天,取得較明顯效果。
六 小結
致使雞場本病的感染和傳播是由於近期連續高溫陰雨,雞舍消毒不徹底,雞舍飼養密度過大等因素。此病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但以一月齡以上的雞易感性強,育成雞和產蛋雞最易感。本病可通過被汙染的飼料、飲水經消化道傳染,也可通過咳嗽、噴嚏等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此外雞舍通風不良,寒冷、潮溼、氨氣濃度過高飼養密度過大及氣候驟變等均可增加本病的嚴重程度。所以加強場區的消毒、加強飼養管理和嚴格的防疫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