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傳染性鼻炎防治措施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雞副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分佈廣泛,發病率較高,病程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季及早春季多發。主要症狀為鼻腔和竇的炎症,表現為流涕、面部水腫和結膜炎。氣候寒冷潮溼,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均可促發本病。
1.傳播途徑和傳染源。
該病主要由病雞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洩物傳播。病雞(尤其是慢性病雞)和隱性帶菌雞是主要傳染源。它們排出的病原菌通過空氣、塵埃、飲水、飼料等傳播。飲用被病原菌汙染的水常是初次感染雞群發生該病的主要原因。
2.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雞群採食量下降,有部分雞隻出現流淚,眼眶積聚淚泡,打噴嚏,甩鼻,鼻孔流稀薄黏液等現象,隨著病程的延長,一側或兩側的鼻竇部腫脹,眼瞼浮腫,鼻孔流黏稠分泌物,乾燥後結成黃色膿痂,有難聞的臭味,呼吸困難。後期出現下痢,拉黃綠色稀糞,產蛋率下降20%左右。
3.病理變化。
主要是面部、眼瞼、肉髯明顯水腫。鼻腔和竇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充血腫脹,表面覆有大量黏液,竇內有滲出物凝塊,後成為幹酩樣壞死物。發生結膜炎時,結膜充血腫脹,內也有乾酪樣物,嚴重的可引起眼睛失明。
4.治療措施。
藥物治療:
(1)一般磺胺類藥物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如磺胺二甲嘧啶、磺胺新諾敏、磺胺間甲氧嘧啶等),首次量加倍。比如磺胺二甲氧嘧啶: 0.2%拌料,連用3~4天。
(2)速服康(複方磺胺嘧啶混懸液):首次量按每瓶兌水300克,維持量按每瓶兌水500克,連用4天,間隔3天后,再用速服康,連用3天。
(3)針對病重雞,可採取紅黴素0.05%~0.02%,飲水連用3~5天。土黴素0.1%~0.2%拌料,連用3~5天。鏈黴素肌內注射,每隻成雞100毫克,每天2次,連用3天。
(4)混合用藥。磺胺甲基異噁唑5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20克,小蘇打100克,加入到100千克飼料中,連用5天。
(5)中藥處方。白芷、防風、益母草、烏梅、豬苓、訶子、澤瀉各35克,辛夷、桔梗、黃芩、半夏、生薑、葶藶子、甘草各27克,粉碎後拌料餵食,為100只雞1日量,連用9天。,嚴重的可引起眼睛失明。
5.預防措施。
(1)接種疫苗。目前國內使用的疫苗有A型油乳劑滅活苗和A—C型二價油乳劑滅活苗,25~40日齡進行首免,每隻雞注射0.3毫升,110~120日齡進行二免,每隻注射0~5毫升,可以保護整個產蛋週期。
(2)加強飼養管理。減少飼養密度,改善雞舍的通風條件,做好消毒工作,定期對雞舍內外消毒,減少病菌的傳播,同時給雞群供應充足的營養物質。,嚴重的可引起眼睛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