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防範免疫後肉雞呼吸道病
崔晨光 河北省行唐縣畜牧局
目前肉雞的呼吸道病最早發生於傳染性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二免後,80%的肉雞群會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一旦治療不及時或治療效果不佳,就會引發氣囊炎,再進一步發展則會出現包心包肝的現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如何防範免疫後的肉雞呼吸道病成為廣大肉雞養殖戶的一塊心病,現把筆者的實際體會介紹如下。
一、發病特點
在養殖過程中,肉雞呼吸道病一般發病較早,有的甚至3~5日齡時就出現呼吸道症狀。臨床表現為輕微甩鼻、咳嗽,在接種病苗後,症狀加重。有的發病是免疫活疫苗後48小時出現呼吸道症狀,主要是因為活毒疫苗對鼻腔、喉頭、氣管黏膜、肺、氣囊會造成很大的損傷,致使肉雞產生了一系列的呼吸道病症狀。
尤其是7日齡左右的首免,一般用的都是兩種活毒疫苗,較為嚴重。特別是新支二聯、法氏囊這兩種疫苗,對呼吸道黏膜的破壞尤為嚴重,再者,由於免疫後的應激反應,肉雞機體抵抗力下降,所以臨床上呼吸道症狀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大多數的養殖戶心理上開始懼怕疫苗接種,有的把加強免疫的最佳時間不斷推遲,部分養殖戶甚至放棄,轉而採用抗生素類藥物配合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和預防。
結果導致個別雞群在第3周齡免疫新城疫疫苗後,出現大量死亡,而且暴發包心包肝症狀的大腸桿菌病。4~5周齡後,雞群呼吸道症狀加重,排黃白色或黃綠色稀便,死亡率升高,這時再用藥物是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的。
二、防治措施
(一)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免疫
在肉雞的免疫接種方面,疫苗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養殖戶應選擇正規渠道供應的正規品牌疫苗;再者要根據本地疾病的流行特點來選擇聯苗還是單苗,採用何種接種方式、免疫劑量、接種方式以及免疫劑量的大小決定著對呼吸道黏膜的損害程度,另外,還必須重視免疫空白期的藥物填補,不僅能夠防止免疫空白期的病毒或細菌的入侵,還可以起到提高機體免疫力、抗體效價以及降低免疫反應的功效。此時用藥一般採用抗病毒中藥進行藥物預防,並在免疫時適當新增疫苗保護劑,同時配合免疫增強劑來提高免疫效果。同時免疫前後應用一些抗菌藥進行防治,以殺滅原本存在於呼吸道內的細菌,減少疫苗刺激而誘發呼吸道病。
(二)加強飼養管理
加強肉雞的飼養管理,為肉雞提供全價營養飼料,增加肉雞的機體抵抗力,在免疫前後多補充營養,增加電解多維或速補,主要是起到抗應激的作用。使用藥物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維生素A、維生素D3的使用,因為維生素A對呼吸道黏膜有強大的修復作用,採用維生素A、維生素D3輔助治療呼吸道病是不可輕視的。
建議養殖戶在保證舍內溫度的同時利用中午氣溫高時加強通風,特別要勤清理糞便,用含碘製劑消毒劑和雙鏈季胺鹽的清毒劑交叉帶雞消毒。實踐證明,良好的環境及帶雞消毒可有效降低舍內有害致病菌,保證雞群安全,每2~3天消毒1次是最佳的消毒頻率,在使用消毒劑時要注意劑量過高或過低都達不到理想的消毒效果,雞群發病後盲目增加消毒次數和加大使用劑量,有時會導致消毒效果更差。
(三)氣霧給藥
由於禽類氣囊的特殊結構,肉雞呼吸道病發生後,有時通過常規的用藥途徑,如注射、飲水、混飼等,吸收的藥物很難在氣囊內達到有效濃度,這也是氣囊炎在臨床上很難得到有效治療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療此病時,建議使用藥物的氣霧給藥方式進行治療。因為氣霧給藥時,藥物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道到達並作用於氣囊表面,其次選擇通過個體肌肉注射給藥,可使血液中藥物濃度迅速升高,快速作用於氣囊,從而產生良好的治療效果。
(四)及早發現並對因治療
肉雞在傳染性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二免後容易起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反應,正常的疫苗反應是3~5天,而支原體和大腸桿菌是機體常在菌,這個時候機體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發生支原體或大腸桿菌。因此,對於疫苗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在用完疫苗後適當使用一些治療呼吸道的藥物來預防,如果在用藥後效果不理想,這個時候很有可能是在免疫時的疫苗量過大,對上呼吸道黏膜造成的損傷比較嚴重,此時要再用針對支原體和大腸桿菌的藥物進行治療,可採用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中藥採用止咳化痰、平喘解表和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同時配合魚肝油粉(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c飲水或拌料。
(五)合理選用藥物
支原體、大腸桿菌等引起的肉雞呼吸道病,日前治療效果比較好的有泰樂菌素、強力黴素、羅紅黴素、替米考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由於抗菌素藥耐藥性的增加,導致病情複雜難以治療,此時可適當採用聯合用藥。
有條件的一定要通過作藥敏試驗來選擇藥物,用藥後個別呼吸道病未治癒的,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2~3天為一療程。當有病毒感染時可採用干擾素、黃芪多糖、清瘟敗毒等抗病毒藥物和呼吸道藥物聯合治療,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