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雞必須重視的四個方面
春季作為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也是非常重要的季節。當氣溫逐漸回暖,萬物復甦,人們開始減少雞棚保暖措施,卻最容易忽視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也是疾病的高發期。你知道所謂「養殖」的正確姿勢是什麼嗎?
一、防寒保溫
春季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養雞戶可根據所在地區和條件選用以下方法保溫:
1.封閉雞舍四壁和房頂上除換氣窗以外的所有空洞和縫隙,修好門,堵塞北窗,南窗安裝玻璃或塑料薄膜。夜晚在門口和南視窗掛上草簾或棉毯。
2.在房頂下加一個夾層或設定天花板,阻斷冷空氣直接進入舍內。
3.在房頂下距地面2米左右的高處設定頂棚,並在頂棚上鋪上厚草簾或塑料布。
4.在雞舍內懸掛電熱毯,安裝電熱板,紅外線保溫燈補溫。
5.在雞舍內安置帶煙囪的大火爐和安裝暖氣管。
6.有運動場的雞舍,在運動場上裝設一個南高北低的塑料薄膜斜面大棚,使雞舍和運動場形成一個密閉的整體。
7.出糞口要安裝插板,以防冷風進入雞舍。
8.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地面平養為每平方米6-8只,三層籠養每平方米18-24只。
9.在雞舍周圍設定風障牆以防寒風侵襲。
10.舍內溫度過低時,整個雞舍可蓋上尼龍薄膜或雙塑料布,但應注意適當留些通風孔,以免蛋雞窒息而死。
二、保持舍內乾燥、空氣新鮮
春天由於雞舍封閉嚴密,飼養密度高,雞呼吸量大,排洩物多,空氣潮溼,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含量增高,易使雞發生呼吸道疾病。因此,春天必須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保持舍內乾燥、空氣新鮮。可採取以下措施:
1.籠養雞應勤清除糞便。
2.經常檢查飲水器、水槽是否漏水。喂水時水槽不要過滿,加強對供水裝置的維護,有助於降低溼度和廢氣量。
3.寒冷季節在中午較暖和時開啟門窗、換氣窗或塑料薄膜通風換氣。晴天一般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間進行通風,連續開窗數次,每次10-30分鐘。必要時,可利用換氣扇進行通風。
4.雞舍最好採取縱向通風。
5.在舍內放置石灰吸潮,每週每平方米地面撒400克過磷酸鈣消除舍內的氨氣。
6.用艾葉、大青葉、蒼朮、大蒜秸稈各等份,用量適中,放入舍內燻蒸,除去舍內異味,每10天燻蒸一次。
三、防各種應激
1.防冷應激
雞舍溫度低時,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增加喂量,一般在寒潮前l-2天,每隻雞每天增加飼料10-20克,氣溫每降低3℃,應給雞多喂5克飼料。另外,可在氣溫驟降的前一天,給雞飼餵防冷應激的藥物,可連用新四逆湯3-4天。此外,此方案還可有效防控家禽在換羽、擴棚、使用溼簾和開風機等外感風寒,所造成的陽氣損傷。
2.防免疫應激
接種疫苗前,檢查雞群是否健康,不健康或雞體較弱的雞群應慎用疫苗;在接種疫苗前2天和後2天,讓雞服用抗應激藥物,以提高雞的抵抗力,減少應激反應。
3.防驚群
(1)保持雞舍內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
(2)飼養員保持相對穩定,固定工作服和工作程式,動作輕緩。嚴禁閒雜人員進入雞舍。
(3)嚴防犬、貓、鼠等動物進雞舍。
(4)飼料加工、裝卸應遠離雞舍。
四、疾病預防
1.根據本地區傳染病情況和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式,定期進行防疫。
2.產蛋雞每隔五到六週在飼料中加入補無缺,連用5-7天,增強雞體抗病能力。防治雞群產蛋下降。
3.在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新四逆湯,全程防控感冒、禽流感(氣囊炎、腹膜炎、支氣管栓塞)和腺肌胃炎。同時,還要細心觀察雞群,及早發現、隔離、診斷、治療病雞,妥善處理病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