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預防雞胚啄殼前死亡的方法

在雞孵化過程中,若因蛋殼過硬,或其嘴尖離蛋殼較遠等原因,導致發育正常的雞胚啄殼前被悶死。那麼,怎樣預防這類現象發生呢?

一、翻蛋。孵化的前 10 天是胚盤定位關鍵期,為使胚胎眼點沿大頭殼邊發育而利於出殼時嘴尖啄殼順利,此期翻蛋操作時應注意保持大頭向上,翻蛋角度以 90 度為宜,即始終保持種蛋大頭向上。

二、照蛋。孵化 10 天后照蛋,如發現種胚不見眼點,而只是在氣室周圍見有清晰的血管,表明這些種胚到出殼時一般是頭部位於氣室中央或彎向腹部,雛雞的順利出殼率極低。對於這些種胚要在蛋殼上做好記號,以便於雛雞出殼時及時搶救。

三、出殼前助產。一般發育正常、胚位較正的雞胚出殼較為集中,時間較為一致,有明顯的出雛高峰期。19 天后見有啄殼,20 天普遍出現同時啄殼出雛,一般到 21 天的 14~18 小時內大量出雛,出雛高峰明顯,21 天后基本出齊。因此,助產最適時間是在出雛高峰期的 1~2 小時,即快滿 21 天整的前 5~6 小時。助產過早,會影響正常出雛以及因大量出血造成死胎、弱雛,或因破殼過早水分蒸發太大形成幼雛粘殼難產;助產過遲,會使大批胎位不正的雞胚悶死在殼中。助產時輕輕將雞胚頭上半部蛋殼剝掉,把屈伸於腹部或翅膀下的頭部輕拉出即可。注意清除胚體鼻孔周圍的黏液、汙物以免阻塞呼吸。由於種蛋被剝開,水分蒸發較大,可將孵化室的溼度加至90%以上。被黏結的雞胚,可用溫水溼潤,然後用剪刀、鑷子輕輕剪開或挑開黏膜幹痂,使其緩緩展開肢體,讓其自行斷臍脫殼。剝殼時還應小心,不要弄破了胎膜表面未收縮完全的大血管,避免雞胚失血過多,肚臍瘀血死亡。

預防雛雞早期死亡的主要方法

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在春季育雛,但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大,而雛雞初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為了有效預防雛雞早期死亡,務必做到以下七要:一、溫度要合適。雛雞對溫度比較敏感,出殼後1~3周內保持35~32℃,隨日

可用免疫方法預防秋季雞傳鼻

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鼻塞症狀明顯,主要表現流鼻液,流淚;剖檢鼻腔、鼻竇粘膜紅腫或有黃色乾酪樣物。甩鼻,打噴嚏,呼吸困難。預防方法:(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對預防本病很重要。雞舍應通風良好,雞群不能過度擁擠,應防止寒冷和潮溼,多喂富含

肉雞場春季停電應激的預防

目前農戶飼養肉雞多采用24小時光照、半開放式平養方法,飼養規模一般在幾千到幾萬只不等。由於採用24小時光照的方法飼養肉雞,若突然停電容易造成雞群應激,出現雞群打堆死亡現象。為了確保生產的穩定,避免事故的發生,可採取對雞群定時停電訓練的方法加強雞群對應激

散養雞常見病及其防治方法

一雞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能發生,發病急、來勢猛、傳播快、死亡率高。病雞一般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瀉,糞便呈綠色,精神沉鬱並有神經症狀,頭部和麵部腫大,產蛋停止等,敏感雞群的死亡率高達90%~100%。預防措施:以疫苗免疫為主要方法,3日齡用新

預防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引起雞呼吸道病的原因有很多,多由病毒、細菌或支原體等引起,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並能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其中,大腸桿菌和支原體是常見的感染源。主要原因是養

預防雞呼吸道疾病的方法

引起雞呼吸道病的原因有很多,多由病毒、細菌或支原體等引起,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並能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其中,大腸桿菌和支原體是常見的感染源。主要原因是養

預防雞輸卵管外翻的方法

本病多發於盛產期的高產雞群中,發病的母雞如不使之停止產蛋,治療後多又復發,所以預防極為必要。1、利用自然光照高密度飼養的蛋雞,必須斷喙,並須斷喙,並保證斷喙的質量。2、對多發輸卵管脫垂品系的蛋雞,宜採用逐漸延長的光照制度。3、培養的後備蛋雞,日糧中

怎樣預防雞胚啄殼前死亡

在雞孵化過程中,若因蛋殼過硬,或其嘴尖離蛋殼較遠等原因,導致發育正常的雞胚啄殼前被悶死。那麼,怎樣預防這類現象發生呢?一、翻蛋。孵化的前10天是胚盤定位關鍵期,為使胚胎眼

冬季預防雞呼吸道疾病的幾個實用小方法

引起雞呼吸道病的原因有很多,多由病毒、細菌或支原體等引起,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並能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其中,大腸桿菌和支原體是常見的感染源。主要原因是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