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在養雞生產中的作用
雞對各種維生素需要量極少,但由於大多數維生素不能在體內合成或合或量很少,必須從飼料中得到補充。在一般情況下,最易缺乏的維生素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2、維生素B1 2_、以及維生素E和維生素K,雞對維生素非常敏感。飼料中一旦缺乏這些維生素,就會使機體中必需的酶合成受到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受到破壞,新陳代謝紊亂,營養物質吸收降低,健康水平迅速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甚至引起死亡。
一 維生素A
維生素A亦稱「抗乾眼病維生素」,是雞上皮細胞和骨骼細咆分化時的調節因素,也是視網膜內感光細胞(視紫質)的組成部分。小雞缺乏維生素A時,眼瞼潮紅,眼瞼內覆有白色的凝乳樣膜,嚴重時出現夜盲症並拌發麻痺現象。成年雞缺乏維生素A時視力惡化,產蛋下降,所產種蛋孵化率降低,且常常會引起各種傳染病的發生。維生素A大都富含於綠色飼料和胡蘿蔔中。雞能將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而貯藏在肝臟中。防治維生素A缺乏症,主要在於改善飼料結構。冬春缺乏青綠飼料情況下,應當給雞飼餵含有胡蘿蔔素充足的飼料,如胡蘿蔔、黃玉米等;對培育的幼雞則可餵給一定量的魚肝油等維生素A的精製品。
二 維生素B1
維生素B1也稱「硫胺」、「硫胺素」,缺乏維生素B1雞會患多發性神經炎,其主要症狀是病雞運動協調發生障礙,行走搖擺、迴轉運動和麻痺等。米糠、麥麩、大豆、酵母等飼料中vB1含量都很豐富。
三 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又名「核黃素」,存在小米、大豆、酵母、綠菜葉、乾草粉、發酵飼料等食物中。雞缺乏維生素B2時,主要表現為面板破裂、脫皮、掉毛、產蛋率低,且所產蛋孵化品質明顯下降,在孵化中期胚胎的死亡率最高。穀類短期發芽時(出芽之前)核黃素含量可增加幾倍,飼餵發芽的穀粒,對雞補充核黃素最有效。
四 維生素D
維生素D亦稱「抗佝僂病維生素」,可促進腸道中鈣、磷吸收,促進血中有機磷轉換為無機磷,促進鈣鹽在骨組織中沉積,所以它與骨組織的鈣化有直接關係。雞面板內含有7-脫氫膽固醇,陽光照射是獲得維生素D的最簡易方法。若維生素D缺乏和鈣、磷代謝障礙,導致骨組織鈣化不全,會形成營養代謝性的佝僂病。如患此病,幼雞主要表現為骨骼(四肢、脊椎、胸骨)呈不同形狀的彎曲和質地脆弱。成年雞除患佝僂病外,還表現出神經活動障礙;產蛋雞缺乏維生素D時,則會減少產蛋量,軟殼蛋多,而且蛋的孵化品質惡化,孵化率明顯降低。因此,要讓雞多晒晒太陽,同時還應注意補充含鈣的飼料。含鈣多的物質有石灰鹽、蛋殼、骨粉等。
五 維生素E
維生素E又名「生育粉」,廣泛存在於穀類和青綠飼料中,尤其是小麥胚中尤為豐富。缺乏維生素E,會使雞的肌肉萎縮,神經機能受到破壞,運動麻痺失調。所產的蛋進行孵化時,胚胎死亡率很高。所以,在養雞中應注意飼料搭配,儘量避免單一性。
六 維生素K
維生素K亦稱「凝血維生素」,廣泛存在於綠色植物中。缺乏維生素K,會使雞肌體血液凝集作用遭到破壞,當雞受傷後會大量失血,並可引起內臟出血和糞便帶血等。雛雞缺乏維生素K時生長緩慢,消瘦和內臟出血;餵給一定量的維生素K,即可痊癒。故應常給雞喂些青草、甘藍等菜葉。
七 膽汁素
飼料中缺乏膽汁素會引起雞的肝臟發生脂肪變形,旰髒正常機能和物噴代謝失調。豆科值物和酵母、奶製品、肝、魚等都富含膽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