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體感溫度與雞舍負壓管理
一、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
體感溫度,簡單的說,就是雞體所能感覺到的溫度,而不是實際溫度。
冬季在溼度相同時,當雞舍裡的溫度計顯示為28℃時,在沒風的情況下,雞體感覺到的溫度是28℃。
如果此時舍外有冷風吹進來,風速是1m/s的話,雞體感覺到的溫度就不在是溫度計上顯示的28℃了,而實際感受到的溫度會比溫度計上的溫度低3-5℃。
雞體感覺的溫度和溫度計上的顯示不一樣了,這就是風冷效應,而雞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就是體感溫度。
二、體感溫度受哪些因素影響?
體感溫度是沒有辦法測量的,也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受溫度、相對溼度、風速、雞隻大小、雞隻健康狀況、羽毛覆蓋程度等因素影響。
但,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經常被忽視,就是風的溫度與雞群的密度。
三、運用
1、外界溫度 實驗證明,外界溫度越高,風冷效應就會越小,當外界溫度超過35攝氏度,雞體能感覺到的風冷效應就很小了;相反外界溫度越低,風冷效應就會越大,雞體能感覺到的風冷效應就會很大。
2、外界溼度 外界溼度越大,風冷效應越小,雞的體感溫度就高,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溫度,南方的夏天要比北方的夏天熱的原因。這點也和外界下雨後潮溼不能開水簾想紋合
3、雞舍風速 風速越大,風冷效應就越大,雞的體感溫度就低,反之,風速越小,風冷效應就小,雞的體感溫度就高。
4、雞的日齡 日齡越小,風冷效應就越大,反之,日齡越大,風冷效應越小。
5、雞群的密度 密度越大,風冷效應就越小,在後期,雞群所需要的通風往往比你算出來的通風量要大。
四、原則
不要片面相信體感溫度計算器,僅作為參考而已,不要相信別人所說的冷或熱,相信自己看到的,相信自己的眼睛,讓雞群舒服。
一、大氣壓
大氣壓就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空氣壓力,早在400多年前,托裡拆利就用水銀測量出大氣壓;馬德堡半球實驗也已經向世人展示其威力。
一個標準大氣壓
P= 760mm汞柱=1.013×105Pa
那麼,負壓又是什麼?
簡單的說,「負壓」是低於常壓(即常說的一個大氣壓)的氣體壓力狀態。
二、靜態負壓
密閉雞舍,開啟排風扇,雞舍內外會產生氣壓差,這個壓差就是負壓,沒有空氣流動時,負壓的的特點是靜態負壓,舍內各個點壓強一致,即前中後負壓大小一致。
密閉良好的雞舍開啟一個排風扇能產生30Pa以上的負壓,有些裝置廠家宣稱其風機能產生40Pa以上的負壓。靜態負壓是衡量一個雞舍密閉效能的重要指標。
三、動態負壓
在使用小窗的雞舍中,負壓值是一種間接的測量小窗風速的方法。室內外的壓差越大,進入雞舍的風速就越大;相反亦是這樣,即壓差越小,風速就越小。
冬季通風的目標是冷空氣從小窗進入,沿屋頂到達雞舍中間,然後再緩慢降落到地面。我們希望將冷空氣在屋頂的時間最大化,從而能夠對其進行加熱和降低其溼度。
同時,一定的風速也形成了一個空氣迴圈的模式:冷空氣從小窗進入,到達雞舍屋頂中間,然後降落到地面,最後被風機連帶溼氣一同排出。
四、原則
負壓僅僅是一種物理狀態,本身對雞沒有1毛錢用,人們研究它,是為了控制空氣流動,優化雞舍環境。
冬季小窗通風的目標是在空氣到達雞舍屋頂中間前儘量的沿著屋頂執行
對於那些可以將空氣沿屋頂平行方向匯入的小窗,其所需要的負壓值要比那些將空氣沿與側牆平行匯入的小窗要小。
與窄的雞舍相比,寬的雞舍需要較高的負壓值和較大的小窗開口。較冷的天氣時候需要比較暖和天氣時候所需的負壓要大。
在所有的小窗通風系統中,如果小窗的開口小於2釐米,幾乎都不可能獲得理想的空氣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