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養雞場環控思路和通風、保溫的協調辦法

  一、冬季養雞的通風和保溫:

一提起通風換氣,很多人認為是一回事,其實是不一樣的,通風不單單是為了換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降溫」!而換氣的目的可不是為了降溫,而是為了:排除有害氣體,供給雞生長充足的氧氣,保持雞舍內空氣的新鮮度。這一點在育雛和氣溫比較低的季節尤其重要。

  1、換氣

在低溫雞舍密閉情況下,引進雞舍外新鮮空氣,排除雞舍內汙濁空氣,以改善舍內空氣質量叫做換氣。

換氣主要集中在育雛後期,此時機體快速生長,需要的氧氣的量非常大。加上吃進去和喝進去的都多了,排出了的很多。所以此時期的首要任務是換氣。

良好的通風換氣可以減少腹水症、呼吸道症、大腸桿菌等疾病的發生,冬季換氣是控制雞舍內空氣環境的重要手段。在雞的後期腹水症增多的主要原因就是通風不好,機體生長過快引起的相對缺氧造成的。一般來說,有一種情況是發病從雞舍的中間開始,主要原因是因為通風不良引起的缺氧。

雞舍內常見的有害氣體有CO2,氨氣,硫化氫及煤爐產生的CO,這些有害氣體會刺激雞的黏膜,尤其是眼結膜和呼吸道黏膜,引起眼部疾病和呼吸道炎症。

當氨氣濃度>20ppm時,易引起角膜炎,增加對新城疫病毒的易感性。

當二氧化碳的濃度>2500ppm時,大腸桿菌病難控制。

通風不良則多餘的水分,舍內灰塵,細菌,病毒等不能排除,灰塵高峰後一週會爆發大腸桿菌病。溼度大易爆發球蟲病和黴菌中毒。

因此說,後期病毒病、呼吸道病、腹膜炎等疾病的發生都與通風不良造成的缺氧有直接的關係。

  2、通風:

在高溫情況下,通過加大氣流使雞感到舒適以緩和高溫對雞的不利影響--叫通風。 (1)通風控制 ①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儘量多通風換氣.從接雛的第二天起,雞舍內就必須有良好的通風。 ②在換氣中,要保持雞舍溫度適中平穩,不發生劇烈變化。每天要控制好通風,力爭雞舍內空氣新鮮,無異味。

③每日早晨出太陽時是通風換氣是重點,此時的通風最有利於緩解後半夜通風之不足及雞隻劇烈活動時的缺氧。

④夜間的冷風不準直接吹到雞身上,因為吹到雞身上,尤其是吹到雞肚子上,就是賊風。而吹不到雞身上就是通風換氣。所以在夜裡後半夜要注意溫度的變化和風速的控制,防止受涼。通風要求沒有死角,防止賊風。

⑤ 不同的季節應選擇不同的通風方式:自然通風和負壓通風.一般最冷,最熱的季節選擇負壓通風,其他季節選擇自然通風。

⑥ 在任何情況下,舍內均應該保持一定的風速,使舍內空氣環境均勻一致保證舍內的通風換氣正常進行,即使在冬季,也應保持一定氣流速度,以0.1-0.2m/s為好,不宜超過0.3m/s,0.01---0.05m/s,說明通風不良,夏季以保持在0.5m/s間效果好,開放式雞舍可達到1.0---1.5m/S較為理想。

⑦留足夠的進風口,注意進風口的導流板方向要向上方向

(2)商品肉雞通風量標準 注:計算10分鐘通風量,然後根據風機排風量計算排風時間,一般不少於1分鐘。 (3)通風量測算與風機的使用

假如4000只雞,平均體重為0.5公斤,其最小通風量是:4000只×0.5公斤 ×0.0155立方米/公斤/分=31立方米/分鐘。

若排風機的排風量為17000立方米/小時,每分鐘的排風量則為17000/60=283立方米/分。

此時若用一臺283立方米/分鐘的風機每10分鐘的通風時間為: 31立方米/分鐘×10分鐘= 1.1分鐘 283立方米/分鐘

即上述4000只雞用283立方米/分鐘的風機每10分鐘須排風1.1分鐘。才能滿足雞隻生長的最低需要。

  二、養雞場低溫季節環控思路:

1、雞舍環境調控工作必須以雞群感受為準,不進雞舍看雞就做出的調整安排是對雞寶寶的不負責,有時會直接造成不必要的不良應激。只有聽雞的話,幹起活來才會讓它們滿意,它們就會老老實實生長不找事。

2、事先關注當日24小時至一週內的天氣預報很重要,這樣幹起活來才會有較合理的計劃,會少幹不少不必要的冤枉活。

3、計劃應該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超出人為控制範圍的調控計劃是不合理的,做不到的事硬要求做只會適得其反。

4、絕對理想的環境條件(教科書和飼養管理手冊等權威資料中的內容)是很難真正做到的,但必須作為調控的方向和目的,不然會背離常識惹雞寶寶生氣找事。

5、溫度、溼度、溫差(晝夜溫差和舍內區域性溫差)、空氣質量等環境要素在這個時候會因為外界的變化呈現出各種矛盾,這在春秋兩季要比冬季表現的更突出。環境調控的難點和突破口都在於這幾大要素之間的平衡,平衡的依據在於雞群的實際感受,平衡的關鍵在於通風,溫控裝置相關引數的設定是掌握平衡的重要手段,而通風管和小窗的開啟方式是最重要的關鍵點也是最主要的活。

6、任何調節都應在不損傷裝置的情況下執行。

7、進雞前要認真檢修供熱裝置,備用件和易耗品(爐底溫控儀爆竹鞭炮等)應準備充足,保證裝置理想的工作狀態是重要前提。

8、平衡好溫度、溼度、空氣質量、溫差是最重要也最值得關注並探討的細節。因為想達到完全理想的狀態幾乎不可能,關鍵在於平衡多種因素讓小雞感到舒服減少不必要的應激。

9、在保障溫度的前提下儘可能加大通風量。

10、做好脫溫與補溫的過度是最難掌握的細節,因為爐子補出來的溫度和停爐後用風機控出的溫度即使完全一樣雞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過早脫溫雞著涼的可能性比較大。補溫不及時同樣也很容易導致雞群著涼。晚壓爐與早扒爐雖然會費點煤,但是溫度不會有問題,即使燒高了也等於增加了通風量只要你的通風量設定在合理範圍內。

11、粉塵是需要重視的最要命環境因素,粉塵一旦超出一定範圍,氣囊炎支氣管栓塞跟著就會起來,因為我們給細菌病毒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粉塵的控制雞舍越大難度就越大,你眼裡看不見它們的時候最恐怖,因為那種狀態的粉塵可以直接進入雞的呼吸系統早晚會要了我們的雞寶寶的命。

12、在極端乾燥的情況下溼度會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無論怎麼加可能都是杯水車薪,但是直接不在乎就會很危險。

冬季養雞廠環控思路和通風、保溫的協調辦法

一、冬季養雞的通風和保溫:一提起通風換氣,很多人認為是一回事,其實是不一樣的,通風不單單是為了換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降溫!而換氣的目的可不是為了降溫,而是為

春季教你診斷養雞呼吸道病的辦法

【發病原因分析】飼養管理雞舍通風不良。雞群撥出的二氧化碳,糞便產生的氨氣、硫化氫,煤炭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上升,氧氣濃度下降,長期處於此種環境的雞,呼吸系統將受到損害。氨氣、硫化氫氣體可使雞的眼結膜、氣管黏膜發炎,使病原體容易侵入

秋冬季養雞就是要給雞創造三個「環境」

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轉涼,雞舍通風開始由縱向通風向過渡式通風轉變,需要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及時調整目標溫度和通風量。而進入冬季後,氣溫降至最低,開始進入最小通風階段,需要協調

最實用的初春雞場通風具體操作辦法

部分養殖戶會存在一個誤區冬夏溫度極寒/極熱,應該是通風管理重點季節,春秋溫度正好,通風容易控制。其實不然,事實上,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外界溫差較大,如果不注意通風管理,雞群

養雞過程中溫差的重要性

溫度、溼度、通風是飼養管理最核心的三要素,而三者既互相依賴又相互制約,三者協調不好就會出現溫差。關鍵是要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有效減少溫差真的很難!當前很多養雞場,為了少讓雞群

養雞場低溫季節環控思路(可借鑑)

1、雞舍環境調控工作必須以雞群感受為準,不進雞舍看雞就做出的調整安排是對雞寶寶的不負責,有時會直接造成不必要的不良應激。只有聽雞的話,幹起活來才會讓它們滿意,它們就會老老

養殖過程中溫差的重要性

溫度、溼度、通風是飼養管理最核心的三要素,而三者既互相依賴又相互制約,三者協調不好就會出現溫差。關鍵是要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有效減少溫差真的很難!當前很多養雞場,為了少讓雞群

簡析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的流行特點和防治思路

每年冬春季節,傳喉都會大範圍發病,一些新手養雞或從業經驗不豐富的獸醫把傳喉按照感冒呼吸道治療,越治越嚴重,給養殖戶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針對雞場發生傳喉,有養雞朋友會有疑問

雞支氣管堵塞的原因與防控思路

每當提及雞的支氣管堵塞症,可以說是養雞人每年冬季的一個棘手問題。這個病症,目前對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蛋雞群均易感,白羽肉雞以15~35日齡的發病率最高。這給養殖者造成了小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