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過程中溫差的重要性
溫度、溼度、通風是飼養管理最核心的三要素,而三者既互相依賴又相互制約,三者協調不好就會出現溫差。關鍵是要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有效減少溫差真的很難!
當前很多養雞場,為了少讓雞群生病,各種用藥預防藥,但是該發病的還是會發病。其實平時加強飼養管理,注意多方面溫差,或許來的更有效。常見的造成溫差的因素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季節溫差
指一年四季,季節對飼養管理造成的影響,和在季節交替時,氣侯極易突變給飼養管理帶來的不便。
2、天氣溫差
主要指天氣對飼養管理造成的變化及應對。在養殖過程中,只有不斷地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讓雞群最大限度地減少發病,因此養雞喜勤忌懶。晴天時要注意隨時調整通風量,冬季忌忽冷忽熱,儘量延長鍋爐供暖時間,給良好的通風提供保障。
天氣突變,溫差較大對養殖的影響最主要考慮的是快速及時應對,不要認為冷一會兒不要緊,熱會兒沒關係,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提前瞭解天氣變化,做好應對措施。
尤其在霧天時要保證有效的通風,有些養殖戶霧天往往關閉窗戶或通風管,怕霧進入雞舍,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霧天氣壓較低,不利於汙染物擴散,這時在關閉進風口,只會使雞舍發悶,造成舍內通風良的減小,空氣質量不能保障。
3、雞舍內外溫差
舍內溫度與舍外溫度所形成的溫差,因此瞭解舍內外溫差對通風口開關,大小負壓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4、雞舍口溫差
一般進風口瞬間進來的風較涼,也最容易忽視,因此七成以上雞群的呼吸道,都是由於進舍口溫差引起。當舍外溫度與舍內溫度達 10℃以上的溫差時,應在進入雞舍棚頭用塑料紙,防止人員進入雞舍涼風趁機而入,風直接吹到雞,使其受涼發病。
5、擴群溫差
指在雞群擴群前後產生的溫差 15%的呼吸道病與擴群前後端溫差大有一定關係。擴群前適當提高舍內溫度,並持續到擴群 24 小時以上,逐漸下降至正常溫度。擴群前,對即將擴的位置預溫,不低於雞舍內現有溫度,當溫度能夠滿足時,先將塑料隔斷拉下,3小時以後擴群。擴群時儘量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免疫前後 1 天不擴群,雞在亞健康時慎重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