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高溼,如何降低蛋雞的體感溫度?
隨著夏季「七上八下」主汛期的到來,雨水和高溫高溼悶熱天氣的交替出現,高溫疊加高溼,也是一年中「溼熱交蒸」的時節。高溫炎熱的天氣以及夏季雨水過多的特點,給蛋雞密閉式雞舍的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養殖風險和隱患。如何在高溫高溼天氣下,降低蛋雞的體感溫度,減少熱應激給雞帶來的危害,需要養殖戶們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高溫高溼天氣給雞帶來的危害
蛋雞的最適溫度為 13~24℃,此時機體的產熱和散熱維持動態平衡,蛋雞生長效能最好。雞通過將熱量散發到周圍空氣中(顯熱散熱)和通過呼吸系統的水分蒸發散熱(潛熱散熱)來進行散熱。
顯熱散熱很容易理解,雞的體溫高於周圍空氣的體溫所以熱量會散發到周圍空氣中,周圍空氣溫度越低,散熱量越大,周圍空氣溫度越高,散熱量越小。
潛熱或者蒸發散熱概念更難理解一些,雞呼吸時,呼吸道的水分蒸發,熱會從雞體內散發,這和溼簾蒸發降溫原理一樣。雞呼吸蒸發散熱量和其呼吸的空氣相對溼度有關。相對溼度越低,蒸發量越大,相應的散熱量也越大。相反,相對溼度越大,蒸發量越小,相應的散熱量也越小。從雞第一天出生,它就利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散熱,維持正常體溫。
二、蛋雞散熱方式
雞的散熱方式,可細分為四種:
1、對流
體內熱量散失到周圍的冷空氣,雞通過扇動翅膀來增加散熱面積,通過空氣流動的風冷效應可以提高對流散熱。充血腫脹的雞冠和肉髯會將體內的熱量帶到體表並散發到周圍的冷空氣。
2、輻射
電磁波會將熱量通過空氣傳給遠處較冷的物體。雞體內的熱量會輻射給雞舍內較冷的物體,如牆壁、裝置等。
3、蒸發散熱
快速且淺的張口呼吸,通過將水分從嘴和呼吸道蒸發的方式來散熱。降低溼度可以促進蒸發散熱。
4、傳導
通過直接接觸較冷的物體來散失體內熱量,如地板、雞籠底網等。雞會在雞舍內尋求涼爽的區域,並且趴到地上或者蜷伏在墊料中以散熱。
在13-24℃,輻射、對流和傳導等顯熱散熱方式可以把雞的體溫維持正常;
超過25℃後雞主要通過以呼吸道喘氣來將雞體內水以蒸發散熱的方式將體內的潛熱帶走;
溫度超過28℃,蛋雞開始出現較為嚴重的熱應激反應;
高於 32℃時,出現嚴重的熱應激反應,高溫使雞變得沒有活力、疲倦且採食量下降,這時,產蛋雞體內生理、生化代謝發生變化,造成養殖上的巨大經濟損失。
三、降低雞體感溫度的措施
養殖場在夏季高溫高溼天氣下,降低雞的體感溫度,減小雞的熱應激,養殖場應從影響雞的體感溫度的風速和溼簾兩個方面入手採取措施。
1、增大雞舍的風速
(1)雞舍風機的數量要足量,首先滿足在雞舍設計夏季最大通風量時全部數量風機的開啟,特別是外界溼度80%以上,溼簾降溫效果不理想,主要靠風機高效率的工作,最大限度的開啟風機的數量,以便保證籠門處風速,最大限度的降低雞的體感溫度。日常應注意風機保養、維修,關注電機傳送帶鬆緊度和風機轉速,定期清理風機扇葉上粉塵和檢測風機轉速,以便掌握其有效排風效率。
(2)合理匹配雞舍的進風面積,溼簾面積要足夠。溼簾面積較小時會出現過簾風速較大,雞舍的負壓增高,雞舍內過道風速的降低,雞舍風機排風效率的降低,引起舍內溼度增加,體感溫度變高,同時熱應激指數在升高,降溫效果變差。
(3)密閉式雞舍在使用縱向通風和縱向通風加溼簾降溫的模式時,可在雞舍屋脊頂棚增加擋風簾個數,一般建議每隔6—9米增加1個擋風簾,以減少舍內有效橫截面積,從而增加舍內過道風速,降低雞群體感溫度。
(4)保證雞舍進、排風口的通暢。
雞舍要達到風速的最大化,必須保證進風和排風的通暢。溼簾外的幕布未開啟到最大、溼簾的防護網不乾淨、溼簾內的導風板未開到最大角度、雞舍前端堆放的雜物等都會影響雞舍的進風的通暢,排風口遮光罩未完全開啟和降塵間防護網上的羽毛未及時清理等等都會阻礙排風,進而影響雞舍風機的效率,降低雞舍的風速。
2、合理調整溼簾開啟,降低雞舍相對溼度
雞舍使用溼簾的目的是降溫和加溼。所以只要外界溫度高於目標溫度,或者說雞舍溫度高於目標3℃以上。同時雞舍溼度低於目標溼度,就可以啟動水簾上水。這樣即可維持溫度不再升高,又可以增加雞舍內溼度,使雞隻體感舒適。
溼簾使用的關鍵是,控制好溼簾上水後溼潤面積的比例,間歇上水,保證進舍風溫不低於目標溫度即可。但當外界溼度80%左右時,溼簾應控制好溼簾上水後溼潤面積的比例,最好是見溼見幹,控制好雞舍的溼度;當外界溼度達到90%以上,水簾水分蒸發緩慢;對於水汽進入雞舍,造成雞舍溼度過高。此時一般不啟動溼簾,因為舍內過高的溼度,將嚴重影響雞的散熱,通常我們採取在原有進風的基礎上,適當開啟通風小窗來增加進風面積,降低雞舍負壓,增大雞舍過道風速,實現降低雞舍溼度和雞體感溫度的目的。
高溫高溼天氣下,養殖戶需要充分利用風速和溼簾,以保持雞群舒適和生產。但我們要一定記住最大限度地降低雞群體感溫度的首先是風速,其次是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