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消毒是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環節
1、消毒的種類:
常用消毒方法包括三大類7種方法:物理消毒法(火焰消毒法和清洗擦拭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燻蒸消毒法、浸泡消毒法、飲水消毒法和噴霧消毒法);生物學消毒法(雞糞發酵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就是採取機械清掃、日光照射、乾燥、火焰噴射、煮沸、蒸汽和紫外線照射等方法減少和殺滅病原菌。
化學消毒法就是應用消毒藥物殺滅病原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
生物學消毒法就是將雞糞、墊料等雞場廢棄物堆集起來,利用生物發酵產生高溫殺滅病原(尤其是球蟲卵囊),以達到消毒和無害化處理的目的。
2、常用的化學消毒藥:
雞場常用的化學消毒藥物有:福爾馬林、高錳酸鉀、生石灰、氫氧化納、漂白粉、來蘇爾、新潔爾滅、過氧乙酸以及新型消毒劑農福、抗毒威、殺特靈、百毒殺、威島牌消毒劑、除菌淨和衛康-S等。
3、如何進行消毒:
養雞場應進行下述環節的消毒:足部消毒(腳踏消毒槽);車輪消毒(消毒池);來訪人員的消毒;水的消毒;空氣消毒;雞舍消毒;種蛋消毒;雛雞消毒;雞群消毒;雞糞消毒。
養雞場應在進出口、雞舍門口等處設立腳踏消毒槽,一般應常年放入5%來蘇爾消毒液,並經常更換。為了防止藥液揮發,可放入一些海綿或麻袋浸溼。
養雞場進出的車輛、拖拉機、板車等的消毒,可在進入大門處設一消毒池,放入5%來蘇爾,讓車輪浸入消毒池。有條件的雞場(尤其是種雞場)還可應用5%福爾馬林或5%來蘇爾進行噴灑消毒。
來訪人員在進入雞場前的消毒程式為:腳踏消毒槽作足部消毒→用防腐皁洗手→更換防護服或工作服,以防帶入病菌。
養雞場應按下述程式消毒雞舍:雞糞消毒→清掃→自來水沖洗→乾燥→噴灑消毒藥→噴灑殺蟲劑→搬入經水洗後晒乾的籠具→消毒藥噴霧消毒→乾燥→甲醛燻蒸消毒→通風→進雞。
雞場一般應在進雞前3-5天進行雞舍燻蒸消毒:先關閉所有門窗,保持舍內溫度15—25℃,溼度70—90%。估測雞舍空間大小,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30毫升、高錳酸鉀15克混合後產生殺菌性氣體,達到燻蒸目的。24小時後開啟門窗通風換氣。
養雞場可採取下述兩種方法(任選一種)消毒種蛋:浸泡消毒:可選用0.1%新潔爾滅溶液或1∶3000百毒殺消毒液浸泡擦洗消毒。此法適用於少量種蛋的消毒;燻蒸消毒:種蛋在收集後儘早集中消毒,在密閉的種蛋庫內,按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20毫升,高錳酸鉀10克燻蒸20分鐘後通風換氣。在入孵後12小時再次集中消毒,關閉孵化器通風口,按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燻蒸消毒20分鐘,然後開啟通風口通風換氣,繼續孵化,24—96小時以後不宜燻蒸消毒。
雛雞出殼以後,在絨毛未乾之前,關閉出雛室通風口,按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7毫升,高錳酸鉀3.5克燻蒸1小時,然後通風換氣。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研製成功多種新型消毒藥物,與傳統消毒藥物相比,它們具有下述優點:廣譜:對多種細菌、病菌、真菌和原蟲均有較好的殺滅效果;高效:在低濃度的情況下即可殺滅病原;低毒:對人、畜禽安全,刺激性小,對裝置無腐蝕性,無殘餘毒力,不汙染環境。
養雞場進行飲水消毒,可以殺滅水中的病原,防止病原的擴散和傳播,還可淨化水質,減少雞群疾病的發生。
養雞場可選用廣譜高效的消毒劑進行定期或緊急飲水消毒。方法是:0.1%高錳酸鉀,供雛雞飲水;百毒殺1∶10000或抗毒威1∶10000或除菌淨1∶2000飲水消毒。
飲水消毒應注意:選擇毒性低、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嚴格掌握藥物的使用濃度;飲水消毒應和清潔自來水交替使用。
養雞場應重視對雞群的消毒,宜採用消毒新技術——帶雞噴霧消毒。帶雞噴霧消毒的好處:可以殺滅空氣及環境中的病原;可以殺滅雞體表及籠舍上的病原;可以降低雞舍粉塵的含量,淨化空氣;可以增加雞舍溼度,起到降溫解暑的作用。
可用於帶雞噴霧消毒的消毒藥物有:0.1%新潔爾滅;0.2%過氧乙酸;1∶2000抗毒威;1∶3000百毒殺;1∶4000除菌淨消毒劑。
雛雞進入育雛室要作第一次帶雞噴霧消毒,育雛期每日一次,育成期兩日一次,產蛋期5日一次。將選定的消毒藥按規定濃度稀釋好,放入氣霧發生器內,選用霧粒直徑100微米左右的噴嘴,關閉門窗,按每立方米15毫升藥量噴霧。
帶雞噴霧消毒應注意:噴霧前應適當清掃;噴霧應均勻;噴霧量應根據季節適當增減,一般以雞體表稍溼為宜;在疫苗使用前後三天應停止噴霧消毒;冬季應注意保溫。
養雞場可採取兩種方式消毒雞糞:噴灑5%臭藥水或石灰。堆積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