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產蛋下降綜合徵的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近年來,隨著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業的興起與發展,各種疾病發生率也呈上升趨勢。而產蛋下降綜合徵的頻繁發生向人們敲響警鐘。此病可使產蛋雞群產蛋率下降10%~30%,蛋破損率達38%~40%,無殼蛋、軟殼蛋可達15%,給養雞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許多養雞場(戶)對這種病了解不多,叉未採取預防措施,發病時措手不及,雞群產蛋率大幅度下降。
一 原因
1 疾病
由腸病毒感染引起的雞腦脊髓炎,該病可使蛋雞在10天左右產蛋率下降40%左右;由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雞新城疫,該病可使產蛋率嚴重下降;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雞傳染性喉氣管炎,也可使產蛋率下降;由呼腸孤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法氏囊病。可使產蛋率下降3%左右;由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除引起產畸形蛋和軟殼蛋外,也能降低產蛋率;由滑膜黴形體引起的傳染性滑膜炎,可使產蛋率突降10%以上;由禽敗血黴形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可使產蛋率下降10%左右;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產蛋下降綜合徵,可使蛋殼質量下降,並使產蛋率下降15%左右;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雞痘能誘發禽敗血黴形體感染,產生隉性呼吸道病,造成蛋雞產蛋率下降;由圓蟲、毛細線蟲等感染引起的蠕蟲感染,可使蛋雞產蛋殼薄、蛋白稀、蛋黃淡,使產蛋率下降20%左右;黴菌毒素作用,可使蛋雞產薄殼蛋,致使產蛋率下降;雞球蟲病,不僅使產蛋率下降,還使蛋雞淘汰率達20%左右;雞蝨寄生,可使產蛋率下降15%左右;雞吸血蟎病可使產蛋率下降15%左右。
2 飼養管理
引起蛋雞產蛋下降綜合徵的飼養不善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飼餵過量引起脂肪旰綜合徵,致使產蛋率下降;飼餵不足,引起營養不良,可使產蛋率下降10%左右;飼料缺鈣,可導致產軟殼蛋,嚴重者產蛋率下降90%左右,甚至完全停產;維生素不足,致使產蛋率下降;礦物質新增不足,致使產蛋率下降;飼餵鹽類不足,可導致產蛋率下降95%左右;水質不良,可導致蛋的質量下降和產蛋率降低;飲水不足,可使產蛋率下降2%左右;雞舍裝置不當,通風不好,不僅降低了產蛋率,而且能使空氣傳播疾病;雞舍衛生狀況不好,容易誘發各種疾病;飼養和管理配合不好,容易使產蛋率下降8%左右。
二 防治蛋雞產蛋下降綜合徵的綜合措施
1 防治疾病:根據各種病因,有效地防治疾病
雞惱脊髓炎,用雞腦脊髓炎活菌苗釜120口齡左右的蛋雞預防接種。雞新城疫,嚴格按照免疫程式進行子頁防接種。雞傳染性喉氣管炎,實施安全保健措施,對集中飼養的蛋雞群,可進行疫苗接種。傳染性法氏囊病,可在蛋雞產蛋前,使蛋碼獲得自然感染免疫力或注射疫苗。,傳染性支氣管炎,接種第一次疫苗以後,再接種一次疫苗,然後作系統的免疫接種。傳染性滑膜炎,存蛋雞產蛋前,使其自然感染,獲得自然感染免疫力;在發病初,可用泰樂菌素治療,並淘汰病雞,防止相互傳染。慢性呼吸道病,可實施根除本病的計劃,在初期接種疫苗的基礎上,在蛋雞80日齡左右用抗生素進行預防,或用疫苗飲水免疫法。雞痘,要對病雞群體接種疫苗。蠕蟲感染,每孵出一批蛋雞雛,都要徹底清掃、消毒,要提倡籠養,一旦有蠕蟲發現,要及時用藥物驅蟲。對於蛋雞的圓蟲,以生活史為42天左右的雞蛔蟲為主,用蠅毒磷防治,但要注意防止用藥過量。對黴菌毒素,可預先在飼料中新增抑制黴菌藥物;經常保持飼槽及飼料貯存庫等乾燥、清潔,嚴防飼料受潮結塊。雞球蟲病,加強衛生管理,可以使雞雛產生免疫力和預防球蟲感染,對80日齡的雞,要投喂抗球蟲藥物。
2 強化飼養
適量飼餵,嚴防飼餵過量導致沉積過量脂肪。依據蛋雞體重及產蛋情況,提供充足蛋白質飼料,不要投喂變質料或陳料,嚴防飼餵不足。確保飼料鈣質足量,不同日齡、不同進食量的產蛋雞其需鈣量不同,確保飼料維生素足量,檢查每批飼料維生素含量,如果不足,及時補足。確保飼料鹽類足量,同時應有O.25%的碘鹽,檢查每批飼料中含鹽類量。確保飼料礦物質新增劑足量,檢查每批飼料中礦物質含量,如果不足,及時補充。經常檢查水質情況,尤其是對新水源,在飲用前,必須檢查含鐵、鹽量及有無病菌等。確保飲水足量,不能突然減少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