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軟殼蛋、薄殼蛋的原因?
蛋雞的養殖中,有時我們會發現蛋雞產下的雞蛋殼薄,很容易就破損,或者是軟趴趴的雞蛋,這些雞蛋給蛋雞養殖效益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哪些原因會引起蛋雞產薄殼蛋或軟殼蛋?
一、飼料因素1、飼料中缺乏製造蛋殼的礦物質,主要是缺乏鈣、磷、維生素D,或長期不斷高產,飼料中鈣質已不能滿足雞體合成蛋殼的需要。2、飼料攪拌不勻,搭配不合標準,或鈣磷不按2:1的比例配合均勻,妨礙了鈣的吸收。3、飼料中缺乏錳,影響了鈣磷的代謝。
二、管理因素
1、雞舍溫度
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蛋殼質量。氣溫高於32℃時,雞體散熱困難,食慾下降,採食量減少;長期高溫會破壞雞體的營養平衡,引起代謝改變,使雞的甲狀腺機能下降,導致雞體內鈣量不足,易產薄殼或軟殼蛋。氣溫低於12℃時,雞採食量會減少,蛋殼也會變薄。
因此,夏季應通風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雞舍內溫度保持在15~25℃之間,並根據季節調整產蛋雞日糧中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的濃度,來提高產蛋率和蛋殼質量。
2、通風不良
雞舍通風不良,造成氨氣濃度過高,則引起呼吸性氨中毒,使雞體內失去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鈣的碳酸根離子不足,影響對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產薄殼蛋。所以,雞舍內要通風換氣,及時清理糞便,防止氨氣濃度過高。
3、應激
應激不僅影響產蛋率,而且影響雞蛋品質,導致軟殼蛋,破殼蛋。
三、生理因素
1、遺傳因素
不同品種的雞,蛋殼質量不同,如土種雞蛋殼較厚,外來品種雞蛋殼較薄,易破。所以,可用選種手段提高品種的蛋殼厚度,減少破蛋率。
2、產蛋時間
一般雞場上午8時左右飼餵,白天血鈣濃度高,蛋雞在產蛋過程中鈣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產的蛋殼較厚。而上午10時前產的蛋通常是在夜間形成的,夜間母雞多處於休息狀態,採食量很少,血鈣濃度較低,所以上午產的蛋一般蛋殼較薄。
3、連續產蛋
母雞在較長時間內連續產蛋,易導致生理機能衰退,常使蛋殼變薄或產軟殼蛋。所以,提高飼料質量,增加動物蛋白質飼料,加強飼養管理,促使蛋雞儘快恢復生理機能,才能確保雞群正常產蛋。
4、甲狀腺機能失調
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薄殼蛋或軟殼蛋。
5、換羽
母雞換羽期間生理變化較大,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採食3~5天,可加速人工換羽,很快恢復產蛋並提高蛋殼質量。
6、年齡影響
一般較老的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餵養2年為宜。
四、疾病因素輸卵管炎、新城疫、傳支、慢性呼吸道等很多疫病都會使蛋殼變薄,增加破損率,甚至出現軟殼蛋。
五、飼料黴變黴菌毒素侵害肝臟、腎臟,破壞維生素D在體內的代謝,導致雞群抗病力差,導致產蛋量下降,產軟殼蛋、薄殼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