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如何讓肉雞多產肉,蛋雞多產蛋?秋季養雞要注意什麼?

高玉鵬陝西白水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陝西省「三五人才」,陝西省家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先後兼任畜牧獸醫雜誌主編,中國家禽學會理事、陝西省畜牧獸醫學會副會長、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楊凌綜合試驗站站長等職。

長期從事家禽科學的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和省部級科技專案28項,分別在家禽適地良種選養及其高效配套養殖技術、家禽免疫營養技術與方法、規模化家禽健康養殖模式、工藝與技術、家禽良種引進繁育研發等方面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發表科技論文180餘篇,其中SCI論文14篇;作為主編出版著作8部。

記者:家禽產業是我國畜牧主導產業之一,您能否首先談談目前產業技術發展的主要關注點?

高玉鵬:我國是家禽養殖大國。蛋雞約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肉雞約佔世界近20%份額,水禽佔世界70%以上份額,足見產業規模之大。可以說,以養雞為代表的家禽業,已發展成為我國現代畜牧業的標誌產業,其配套技術研發、規模化養殖工藝等產業技術鏈領跑著整個畜牧業的發展。已成為農民增收僅次於養豬業的現代畜牧產業。總結多年來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整體看,我國養禽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略應該定位於「十六字」方針——點狀佈局、適度規模、標準工藝、健康養殖。其關注的問題一是產業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威脅不是市場風險,而是不可預知的疫病危害;二是目前家禽產業技術發展的重點不是養殖數量的擴張,更不是以「超大規模」的現代養殖為主要發展模式的技術鏈輻射,而是以產品質量提升為基點,如何在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為主要模式的技術改進上獲得實實在在的提升;這裡特別提醒:目前非瘟導致家禽養殖利潤期的非正常延長,也可能是養豬業給家禽業挖了一個比較大的坑,這種建立在非瘟基礎上的市場「虛假需求」值得引起業界關注。三是家禽養殖的難點不是高新養殖技術或技術產品的缺乏,而是如何在無抗養殖技術鏈或生物安全體系建設的精準、精細勞動或勤奮工作上下功夫。現代養禽的「智慧」不是看市場產品價格高時期的獲利大小,而是看大環境不良、疾病複雜情況下,能否保障家禽健康高效生產的能力。

記者:近一段時期,豬肉大幅度漲價引起了全社會關注,從畜產品消費轉移角度講,「短平快」式的養雞業有什麼技術路徑來彌補豬肉供應的短缺?

高玉鵬:的確,目前全國上下都很關注「豬」的問題,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非洲豬瘟導致的豬數量減少的問題,不是環保限養導致「豬圈少」的直接原因。為此,如何健康養豬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非瘟問題沒解決,豬的健康保障和快速擴繁困難則很大,豬肉短缺問題還是個謎。作為「短平快」式的養雞產業,由於其繁殖快,生產效率高,短期內可以快速地、大量生產出營養品質比豬肉更高的雞肉和雞蛋,這種優勢是畜牧其他產業所不能具備的。其技術路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如何多產肉。我國目前肉雞生產的模式從種雞存欄與種源繁育上講,短期內快繁大幅度增加肉品供應難度較大,新的新增50只肉雞替代一頭豬的技術方略:一是「泛817」快速生產雞肉模式。利用蛋雞的母系和肉雞的父系培育的「817」肉雞,是中國肉雞生產的「特色模式」,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此為技術路徑擴充套件,利用國內高產蛋雞的母雞作為「母本」,選擇快長型肉種雞的公雞作為「父本」,其後代的「雜交雞」均具備生長髮育快的肉雞特質,2-3個月體重達到3-4kg。肉的品質還比快大型肉雞好,很受消費者歡迎。我國有10多億隻蛋雞飼養量,「母本」群體很大,關鍵是選擇合適的父本。可以是常規快大型肉種雞的父母代父系,也可以選擇國內快速型黃羽肉種雞的父系。這種「肉蛋雜交雞」儘管比快大型肉雞長的慢,但肉質好,雞的適應性強,易飼養,飼養效益顯著。二是利用高產蛋雞的商品代公雛快速肥育的肉雞生產模式。目前蛋雞配套系的商品代雛雞能自別雌雄,公雛一般做為廢物處理。我們團隊的研究表明,公雛雞快速肥育5個月左右可達到3-3.5kg,其雞肉的品質優於快大型肉雞。這種公雛雞抗病力強,特別適應於放養生產「高品質的生態雞肉」,養殖效益十分顯著。我國每年有近10億隻的商品代蛋母雞孵化量,就會有近10億隻的公雛雞生產量,開發利用這一資源,對緩解市場肉品供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二:如何多產蛋。按照正常的蛋雞存欄量生產雞蛋,可以說一旦產蛋雞數量確定,其整體產蛋量也就基本確定了,這是正常規律。如何尋求在正常雞數的存欄下延長蛋雞的利用期限,使其能從正常的一個產蛋年使用期增加到二個產蛋年的技術路徑,達到短期內快速增加蛋品供應的目標。這種新技術稱為「強制換羽」技術,該技術能使蛋雞在第一產蛋週期末通過強制換羽,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進入第二生理產蛋年,繼續高產維持5-6個月,這樣不僅大大節約和縮短了青年雞的培育時間,而且在有限的時段內較快的為市場提供大量的鮮品雞蛋。該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一般的飼養條件均可進行,實施幾乎沒有風險。

記者:一般來講,秋季是養殖業較困難的季節,養雞場(戶)應該關注什麼?

高玉鵬:秋季家禽各種病毒病菌十分活躍,業界俗稱「黑色養殖季節」。所以,秋季最需要關注的是精細化飼養管理。一是對產蛋雞群,要關注雞體質恢復。蛋雞經歷高溫的夏季,體質較弱,要調整日糧和飼養管理程式逐漸強化雞的體質,淘汰寡產雞,應對多病複雜的環境變化。二是對育成雞,要關注為產蛋雞奠基健康和體能的貯備。依據體重標準精準營養,產蛋前精細化免疫,預產期和初產期健康與營養免疫協調實施,平安渡過雞一生最難、最大的初產生理應激期。三是關注養殖環境溫差。雞的主要疾病都是雞舍環境溫差變大的應激誘因所致,故秋季晝夜溫差變大是雞不安寧的最常見誘因,必須精準應對。四是要關注雞的腸道健康。秋季雞的腸道最易於受到病菌汙染。俗話講,現代健康養雞主要是養腸道,腸道是關乎雞生產鏈的關鍵環節,更何況在無抗養殖背景下,腸道健康維護困難重重。五是關注秋季特徵性易發疾病。主要包括育成雞階段易發的雞痘,腸道的球蟲或面板寄生蟲感染,要嚴格防疫或預防。

記者:按照您對養雞產業分析,近期養雞場(戶)在疾病防控上,應關注哪些問題?

高玉鵬:一是很現實的無抗養殖問題。首先強調雞蛋中不能有抗生素殘留。以此為基點,強調整體養殖技術鏈效應的提升,而不是某一個環節或某一項技術的應用,其本質就是高效的養雞生物安全體系全方位建設,在生產上表現為精準養殖。二是要關注雞滑膜型支原體(MS)疾病。強調把有效的藥物預防控制用在疾病危害最關鍵的「雞齡」,把握不準,損失難以彌補。三是關注低致病性禽流感和變異型禽流感。近年來,低致病性禽流感由於主觀忽視等原因,造成生產損失較大,必須嚴防。四是關注腸道疾病。特別是在無抗背景下,腸道有害菌的繁殖環境壓力變寬鬆,腸道健康維護的路徑和方略必須創新。五是關注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異常症狀的雞病有病毒性、有細菌性,也有近乎二者之間的支原體疾病,要在抓好疫苗防疫的基礎上,關注環境精細管理。要從大環境,包括養殖場外環境、雞場環境、雞舍環境等方面三類環境管理齊下,對整個環境鏈條進行系統性量化管理,才能有效。

蛋雞秋季管理注意事項

秋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根據秋季氣候變化和雞群狀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益。一、加強疫病防治。蛋雞經過產蛋盛期後,到秋季體況差,容易發生新城疫、雞痘等傳染病,此

蛋雞秋季管理應該注意什麼?

增加營養蛋雞經過炎夏和長期產蛋已經很疲勞,入秋後應多喂些動物性蛋白質飼料,促使尚未換羽的蛋雞繼續產蛋,促進已換羽的蛋雞迅速長成羽毛儘早恢復生產。下面小編介紹下蛋雞秋季管

秋季養雞,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

蛋雞秋季養殖要注意哪些要點

入秋後,天氣轉涼,老蛋雞進入產蛋後期,新蛋雞陸續產蛋,採用以下飼養管理方法,可讓雞多產蛋,提高經濟效益。1、調整雞群:淘汰產蛋少的雞、停產雞、弱雞、僵雞、有嚴重惡癖的雞、產蛋高峰期短的雞、過肥或過瘦的雞和無治療價值的病雞。2、增加飼料營養:經過漫

秋季養雞第一關,保障蛋雞腸道健康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熱應激逐漸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夏末入秋,溫差和溼度差異性很大,不少雞場都會出現腹瀉的問題,秋季腹瀉不同於

秋季如何管理肉雞?秋季肉雞養殖管理六個要點

進入秋季以後,飼養管理難度增大,疾病損傷更加嚴峻,養殖戶如何進行應對呢?下面分享肉雞養殖的六個管理要點,助各位養殖戶們養好雞。一、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

秋季養雞必備知識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尤其中國黃淮以北,四季分明,溫差和溼度都有

秋季養雞小知識,記得收藏好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尤其中國黃淮以北,四季分明,溫差和溼度都有

秋季要注意雞痘的防治

雞痘一般秋季發病較多。主要通過面板粘膜傷口感染,吸血昆蟲如蚊子等極易傳播該?J敝等肭錚?σ?鸌愎壞鬧厥印?治療上應以抗病毒藥為主。如是單純的面板型雞痘一般不需特別治療,如是粘膜型的,除了應及時剝除掉口腔咽喉部的假膜外,還應針對具體症狀,具體投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