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謹防蛋雞腸道型感冒
進入三伏天,很多蛋雞出現了食慾低下、拉稀、嗉囊積氣、發熱等現象,養殖戶們都知道這個時期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腸道型感冒。這種疾病容易引起產蛋率下降,給雞場造成經濟損失。下面具體為大家解析這種疾病發病的原因、臨床症狀及應對措施。
發病原因
1.環境因素
入夏,天氣炎熱,及雞舍環境高溫高溼,機體很容易受到暑邪、熱邪的內侵而導致脾胃失調,熱邪困脾,易導致家禽胃熱食積,開始會表現為渴欲增加,飲水量加大,久之會造成體內溼氣過重而困脾,造成胃腸功能紊亂。
飼養衛生環境及舍內裝置衛生不達標。
沒有合理的消毒方案和消毒措施。
2.飼料發黴變質
主要表現在購買的飼料品質低下、發黴變質,儲存不當以及飼餵制度不合理而造成的發黴變質及營養物質流失。
3.沒有合理的飼餵制度及預防保健程式。
4.某些病毒病的侵襲(溫和型感冒、新城疫等)。
臨床症狀
01一期症狀
甩水、吐水現象。在高熱的蛋雞養殖環境中,有經驗的養殖操作人員,在雞場會經常發現這種現象:在乳頭不漏水的情況下,發現料槽裡的飼料有一小片、一小片明顯被水打溼的痕跡,這種現象在降溫設施不健全的雞場表現的更加明顯。其實這種打溼飼料的奇怪現象並不神祕,它是在雞隻脾胃失調的情況下,胃酸逆流而吐出口外造成的。
被胃酸酸化的飼料,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發酵而酸化變質,雞隻吃了酸化變質的飼料則很容易發生腸道疾病,這種甩水、吐水的情況輕者導致機體消化功能減退,增加料蛋比,重者則會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很容易繼發其他疫病。
02二期症狀
拉稀、過料(飼料便)的現象。由於脾臟升清降濁的功能受到抑制,造成水谷不腐,食積不化,臨床上雞群就會出現拉水、過料(飼料便)的現象,久之,病邪入血分,雞隻會出現腸粘膜脫落、漿膜黃豆大小的出血斑等,剖檢症狀,臨床上糞便中便夾雜有西紅柿樣、爛魚腸樣便。腸道的吸收功能一旦受到影響,會嚴重影響飼料的轉化率,降低養殖收益;腸道的損傷,破壞了粘膜保護屏障,給細菌和病毒的入侵掃除了屏障、提供了溫床,一些併發症接踵而來,壞死性腸炎、潰瘍性腸炎、腸毒綜合症的臨床症狀相繼而發。
03三期症狀
食慾減退、採食量下降。脾胃運化不周,腸道受損,大大消弱了胃腸的消化機能,臨床上表現出雞群食慾減退、採食量不達標或下降嚴重,營養的供給不足,直接減緩生殖系統的發育速度,肝臟分泌卵黃蛋白的速度和重量下降,導致卵泡排卵的速度減緩,卵泡的重量變小,直接導致(初產雞)產蛋率不升和產蛋率下降,蛋的重量減輕。
此時,在脾胃功能的低下以及腸道保護粘膜的受損的情況下,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一些粒子較小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液迴圈,引起菌毒血癥,造成機體發熱、同時菌毒血癥也會造成輸卵管內環境失調,從而導致沙皮蛋、軟皮蛋、薄殼蛋、陰陽蛋的生成。
應對措施
1、改善飼養環境
高溫高溼、嚴重汙染的飼養環境是造成腸道型感冒頻發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就要求我們平常做好降溫除溼,清理、消毒的日常管理工作,給雞群一個健康生長的環境。
2、確保飼料品質
(1)俗話說病從口入,要防制蛋雞的腸道性疾病首先要把好飼料關,把握好「三不」採購上,不進沒有資質飼料,產品質量沒保證、不穩定廠家的飼料及原料;入庫上,不讓臨近過期和發黴變質的飼料入庫;飼餵上,不喂發黴變質的劣質飼料。
(2)做好庫房管理,經常打掃庫房衛生,勤消毒,閒雜人等不得入內,每次進入飼料庫房要換衣、鞋、帽;防潮、防鼠、防黴。
3、在確保飼養環境和飼料品質良好的情況下做好預防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