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冬季節交替雞病防控關鍵點

秋季是養雞企業疫病防控的關鍵期。秋冬交替時期氣溫差異大,涼風的襲擊是雞群發生病毒性疫病的主要誘因。因此,關於秋冬季雞群管理措施調整,疫病防控措施正確與否,將決定著養殖企業雞群冬季健康與否,也直接影響著雞群的飼養成敗。

針對秋冬季節雞群疫病防控制定的措施,重點是升級管理、避免雞群受到冷風襲擊、避免溫差超過3C°、提前針對可能性疫病進行合理免疫接種和增強雞群體質等工作。

  一 及時關注氣溫訊息、防冷風襲擊

涼風、冷風的到來,氣溫的驟降是引起雞群秋冬發病的最關鍵因素。根據病原及疫病流行的特點,秋冬季節主要發生呼吸道疾病,那麼,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禽流感(AI)、新城疫(ND)、傳染性支氣管炎(IB),併發感染的主要是支原體病(MG)。這些病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條件病,根據這幾年的研究,溫和型AIV、NDV、MG其實在雞群中多是存在的。涼風、冷風突然或持續出現,會刺激雞氣管黏膜上潛伏的AIV、NDV、支原體病原致病性增加引起發病。

因此,氣溫多變秋冬季節養雞企業應該時刻關注國內氣象變化,能夠提前採取防範措施。如通風小窗開啟度調節、雞舍牆壁屋頂是否有漏風,是否能在接近氣溫變化同時對防風、保溫措施落實到位。

  二 及時接種對型疫苗,防控幾種疫病

  1 禽流感(AI)

H5N1(Re-6-7):高致病AI在近幾年流行仍然很普遍,我國北方、南方蛋雞、種雞都應該作為第一疫病進行防控。在每年9~10月份蛋雞、種雞首先要對雞群進行接種做到普防。秋冬春季節每兩月進行一次免疫接種,確保雞群有較高的抗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最大限度的防控效果。H5N6:2014年在東北、廣東部分蛋雞、水禽上有病例出現,這給我國家禽AI防控帶來新的威脅及挑戰。由於現有的H5N1(Re-6-7)疫苗缺乏對H5N6有效性,今年冬季我國家禽養殖企業需要從管理上、生物安全措施落實上下功夫,避免雞群感染H5N6型禽流感病毒。從某種程度上說,今年對蛋雞、種雞、水禽AI防控增加了難度,希望引起重視。

H9:根據相關資料及臨床研究結果分析,H9型禽流感病毒這幾年實際在商品雞、蛋雞、種雞、麻雞、黃雞及水禽場普遍存在,並且都是隱性感染,潛伏存在家禽的氣管黏膜上或環境中。由於H9型禽流感病毒對低溫、冷風、較大風速敏感,如果雞群受到這些應激因素的刺激,雞群發病急,傳播快,給冬春養雞造成威脅。尤其是密度較高的白羽商品肉雞、條件較差的麻雞及黃羽雞群發病率最高。

針對H9的防控,應該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目前不同地區流行的毒株不同,給對型疫苗選擇帶來困難;不同毒株交叉作用較弱,因此給肉雞本病防控帶來困惑。建議秋季要著手和相關疫苗廠聯絡,選擇當地或附近地區流行株製作的疫苗來接種。更重要的是在秋冬春季,如何防止雞舍溫差大、避免有涼風出現、避免體感溫度過低是關鍵所在,需要各養殖農場認真詳細研究,如設定負壓高低、小窗開啟度大小等。對於開放式雞舍,關鍵在於調整風向,風不能直接接觸到雞群。疫苗接種建議兩個月接種一次,接種前疫苗適當預溫也十分重要。

  2 新城疫(ND)

雞新城疫在秋冬春季節同樣高發,春天發病率最高。目前新城疫發病特點與AI相似,隱性感染率高,與AI併發率高;表現形式多是非典型,春節較典型病例多發。NDV對環境應激條件敏感性明顯弱於AIV,因此在秋冬季節因管理不善產生應激因素後,AIV感染或發病的機率明顯高於ND。臨床上多見與AIV混感。

關於疫苗接種,談幾點建議。一是堅持做抗體檢測,依靠抗體檢測選擇疫苗進行接種;抗體滴度低於6儘快接種。二是選擇基因Ⅶ凍幹苗進行接種,凍幹苗儘可能選擇國產新城疫疫苗。三是接種間隔不可以低於60天,滅活苗和凍幹苗儘可能同時用;避免接種凍幹苗6~10天后再次接種滅活苗,避免接種滅活苗兩週後再接種凍幹苗。劑量不可過大,建議點眼滴鼻用2倍量,飲水2.5~3倍量;30~90日齡後點眼滴鼻飲水3~4倍量,成年雞飲水劑量4倍量。否則,雞群新城疫多發,非典型例多發。

 3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

傳染方式主要是氣源性,雖然IBV對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強,但其傳染性極高,在集約化雞群中1~2天內很快波及全群。隨著我國集約化養殖業的發展,養殖密度和規模不斷加大,IB的流行也更加頻繁,與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更為常見,病型更加複雜,防治難度和危害突出。

國內外已報道的IBV有26種以上血清型,同時有證據表明在混合感染的情況下,IBV可能發生基因重組,很容易出現新的血清型或基因型。主要的血清型為M41型及C型,其他為變異型,包括腎型、呼吸型和腺胃型等。腎病變型是引起感染雞死亡率最高的病型。

秋冬季節,雞IB發病率較高。雛雞10~30日齡發生各型IB後對蛋雞性成熟期輸卵管發育會造成無可逆轉損害,在90日齡左右開始出現輸卵管囊腫或不發育。因此,在蛋雛雞或種雞育雛期,尤其是冬季必須做好免疫接種。種雞或蛋雞1日齡和10日齡必須接種M41、4/91 Ma5進行有效預防;10日齡同時注射新流油苗(VII H9)。5~6周齡新支凍幹苗La-Ma5-4/91飲水,同時注射新支流(VII QX H9),可以有效保護終生。蛋雞和種雞在10~40日齡間發生IB,建議果斷淘汰雞群。

 三 落實雞群保健,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樹機體免疫屏障

做好雞群免疫預防的同時,配合應用具有提高雞體免疫功能的中獸藥可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在養殖過程中,我們應用最多最廣的是黃芪類產品——黃芪多糖。黃芪多糖對雞機體免疫功能亢奮或低下都有較好的調整作用。

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應調整和維持腸道內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強免疫功能。臨床上主要通過清「速治」可以清除黴菌及黴菌毒素,魚肝油粉可以修復腸粘膜,胸腺肽「泰集」可以修復損害的腸絨毛,促進腸絨毛快速增長。同時,還可使腸道固有層淋巴組織發揮非特異性免疫屏障作用。

四 多觀察雞群,及時處理早發病症,解除應激條件

秋冬春季,建議飼養人員夜間輪流檢查雞群,對有呼吸道異常聲音的應儘快確定病症,查詢環控系統是否出現問題。對以上疾病疫苗接種儘量早計劃、早接種,尤其是禽流感疫苗接種次數適當增加並給足劑量。對於發病的雞群,必須查詢誘發原因。從管理上查詢、從環控系統查詢,只有解除應激因素才能真正做到控制,才能真正做好防控。

秋冬換季,蛋雞舍通風管理的4個鍵點

由於秋冬換季時期外界溫度波動頻繁,晝夜溫差大,對維持蛋雞舍內溫度的適宜、穩定、均勻不利,所以如何做好蛋雞產蛋期換季通風管理是蛋雞全程飼養過程中的工作重點。本文介紹在實際

秋冬季節,雞群呼吸道疾病多發!如何防控?

一、呼吸道症狀的成因1、溫差大冷應激突然的冷應激往往通過機體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導致氣管粘膜,面板的血流量減少,使分佈於這些部位的免疫細胞減少;氣管纖毛上皮纖毛-粘液運輸系統對

秋冬季節如何防控雞慢性呼吸道病

雞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本病病死率不高,但使雞生長髮育不良,產蛋雞產蛋下降,飼料轉化率低,生產效能下降。雖有許多藥物可以治療,但難以根除,容

秋冬換季,如何做好鼻炎防控?

傳染性鼻炎(簡稱鼻炎)是由副雞禽桿菌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據報告統計,近幾年鼻炎的發生體現在此病控制難度加大、鼻炎免疫後的雞群發病比例增加,發病季節性差異變小,雞傳

春季,蛋雞傳染性鼻炎防控的幾個鍵點

進入春季,外界氣溫逐漸回暖,但晝夜溫差大,雞舍內既要保證溫度又要進行換氣。雞舍通風調整不及時容易出現冷應激,誘發雞傳染性鼻炎發病。與此同時,隨著氣溫回暖,各種病原微生物

秋冬育雛管理

養雞的管理,就是管理細節。而養雞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雞舍預熱。雞舍在不預熱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想要的溫度。因此很多人都會忽視雞舍預熱的好處。雞舍預熱的作用1、檢測供暖裝置雞

傳支防控四關鍵,您需要了解一下

1、黏膜須完整健康呼吸道黏膜是傳支感染的主要途徑,呼吸道黏膜越完整,傳支感染的風險就越低;呼吸道黏膜健康也是活苗免疫的基礎條件,黏膜完整性越好,活苗免疫效果就越好。若雞群

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要點

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一些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顯擴大態勢,形勢複雜。我國正處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發季節,防控壓力大。針對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態

季節更替,管理應激是關鍵

一、應激的產生坊間盛傳:一捂一閃必得流感,一閃一捂必得支堵(支氣管堵塞),此話一方面說明了夏秋交接家禽易患疾病,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家禽發病的原因。二、應激的危害一捂一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