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養雞人注意提防這五大雞病!
冬春交際時期,氣候變化頻繁,雞容易因外界因素的變化而出現疾病。當養雞場出現疾病時,會形成大範圍的傳播,給養殖工作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應當重視雞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提高養殖安全性。
1、禽流感
禽流感是最近幾年持續危害較大的傳染疾病,這種疾病在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冬春季節的發病率尤其高。禽流感主要是由病毒引起,一般的非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夠讓雞身體內產生一定的抗體。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夠讓雞體內產生一些不適症狀,導致蛋雞產蛋量下降,死亡率升高,此時雞本身的抗體則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危害性更強,能夠在短時間內造成雞群死亡,給養殖工作帶來非常大的損失。
雞受不同程度病毒影響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但是大多數都會出現頭、臉水腫問題,雞冠發黑,器官和肌肉功能降低,消化道、呼吸道出血。
2、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種常見的雞病,這種疾病在各個年齡段的雞群中都會出現,其傳染的源頭是病雞,病雞的排洩物會影響健康雞。新城疫會危害雞身體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機能逐漸下降,直至死亡。這種疾病在冬春季節的發病率較高。這種疾病出現之後,會造成大範圍的擴散,使得養殖工作的難度增加,其中最急性新城疫危害最大(直接死亡),而慢性新城疫的危害較小(機能下降、產蛋量減少等),但是同樣也需要引起重視,以免影響效益。
目前,應對新城疫最好的方法就是對雞進行免疫接種,提高雞的免疫能力,相關養殖人員應當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正確的疫苗、注射正確的疫苗量,從而達到預期的預防效果。同時也要注重疫苗儲存工作,要按照疫苗的儲存規定進行,以防不正確的儲存方法使疫苗喪失作用,影響免疫效果。
在接種過程中,將疫苗滴入雞的鼻腔和眼睛中,這是一種效果最好的接種方法,能夠使得疫苗充分吸收,或者將疫苗加入水中,但水中不要新增消毒劑;或者將疫苗加入到噴霧器中,進行噴灑,使得噴霧充滿整個養雞場。在接種的前後,不應當對雞群進行藥物控制,否則免疫效果會降低,同時,要監測免疫的效果,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解決。
3、雞呼吸道疾病
一般當出現傳染病時,就會引發呼吸道問題,這是應當注意的問題。在冬春季節,氣候變化頻繁,雞呼吸道患病概率就會增加。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雞群出現呼吸道疾病,通過合理的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
消毒:在養殖過程中,應當對養殖場所進行定期消毒,對飲水器、飼槽、工具等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每天1次,連續7天,減少病菌的數量;
保溫和通風:一般在冬春季節,養殖人員為了保持養殖場的溫度,會不採取通風作業,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正確,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病菌的活性也會增加,對雞群反而會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要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同時,做好通風工作,同時要合理控制雞隻的數量,避免密度過大,保障養殖工作安全進行;
做好預防接種工作:及時為雞隻進行免疫注射,提高養殖的安全性,對雞的排洩物要及時清除,降低其中病菌的傳播可能性。
4、雞大腸桿菌病
這種疾病主要是由大腸桿菌引起,這也是一種常見的雞病,其出現之後會引起雞的消化道出現問題,雞的生長效率降低,產蛋量降低,同時還會出現大規模的疾病情況,影響整個養殖場的經濟利益。
這種疾病在任何年齡的雞隻中都會出現,因此,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大腸桿菌病可以在外界各種因素的刺激下發生,為此,要儘量減少外界的刺激,使得大腸桿菌的生存環境受到制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衛生和消毒工作,同時加強疫苗注射工作,提高養殖的安全性。
5、肉雞腹水綜合徵
冬春季節,肉雞生長速度比較快,如果養殖場的通風工作做不好,或者養殖的密度過大,會使得雞群出現腹水綜合徵問題,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了有效預防,應當做好通風工作,減少病菌數量,同時要做好保溫工作,避免雞群出現風寒問題;其次,要對雞隻的生長速度進行控制,避免其過快生長,要減少精飼料的數量,適當增加粗飼料,從而降低腹水綜合徵的出現概率。
總之,在冬春季節養雞工作中,出現疾病的概率較高,養殖工作人員應加強疾病預防和治療工作,做到科學管理,做好通風和保溫工作,溫度不能過低,同時還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適當提高雞群的免疫能力。同時,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環境清潔,加強營養供應,防止疾病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儘量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