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過料」,你真的清楚原因嗎?
我們無論是養的什麼品種的雞,不管是蛋雞、肉雞還是土雞過料的問題都會經常遇到,那麼你真的瞭解過料的原因有哪些嗎?以及應該怎樣應對嗎?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關於過料的話題。
過料症,其實就是「因小腸消化或吸收問題而出現在糞便中的營養流失」。
過料是一個通用的術語,是一種表現,並不與某一個特定的疾病聯絡在一起,但卻伴隨著許多疾病的出現。
眾所周知雞是直腸子,一旦腸道功能紊亂,對飼料的吸收利用率會降低,那些不被吸收的飼料,會隨著腸道蠕動排出體外,所以就出現了過料情況。導致雞群過料的原因較多,總結出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1、黴菌毒素
有的養殖戶並不把黴菌毒素當一回事,為省錢飼料裡面不加脫黴劑是常事。其實黴菌毒素中毒不僅會導致雞拉料便,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雞群腹瀉,腹水,或者患上腸毒綜合徵,反覆發作。
2、腸道菌群失調
雞的腸道細菌群紊亂會直接影響雞小腸的消化功能。下降了之後的小腸消化功能無法消化飼料,從而導致飼料便。另外,腸道細菌群紊亂容易引發梭菌的繁殖,使得雞腸道發生壞死性炎症,造成雞腸道滲出增多,從而出現飼料便。
3、小腸球蟲
球蟲病的感染也是導致雞群過料的一個主要元凶,由於小腸球蟲在腸粘膜上大量生長繁殖,導致腸粘膜增厚,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幾乎使飼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時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減少,儘管雞大量飲水,也會引起脫水的現象發生。
4、應激反應
同時應激也會使雞群過料,比如熱應激時飲水量增加,大量的水分經糞便排出,導致糞便潮溼和成型度差,在環境變化較大時,雞群不適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導致腹瀉過料。
5、腸粘膜脫落
雞在飼養的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造成了腸道損傷,導致腸粘膜脫落。雞的腸粘膜脫落後在腸道覆蓋,形成的厭氧環境很有利於梭菌的生長。梭菌的生長會讓雞腸道發生壞死性的炎症,增多腸道滲出,導致飼料便的產生。
6、用藥不當
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有的養殖朋友對雞呵護有加,生怕雞群有個什麼閃失,看到雞糞便不好,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就是抗生素上去,抗生素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把腸道中的有益菌都殺死了,導致腸道的菌群失調,消化功能紊亂,短暫的糞便改善後過料會更加嚴重。
7、腺肌胃炎
關於腺肌胃炎,這裡不多說,值得一提的是有腺肌胃炎的時候糞便不好,但是你不重視腺肌胃炎的治療而是盯在治療腸道上面下功夫,那麼效果肯定是不盡人意的,針對病因很重要!
知道這些原因之後,在高溫高溼季節,要特別留意雞群狀態,發現異常,及早確診。具體治療方法要根據病情選擇方案,既要控制病原,也應注重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