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如何預防免疫造成的雞隻皮下蜂窩組織炎?

一些養殖朋友反饋:在對雞群個體日常檢查中,常常能觸控到雞隻龍骨兩側有硬塊,大小不一的疙瘩腫脹塊。解剖時,常看到雞隻胸部肌肉蜂窩組織炎,解開硬塊內部常見有未吸收乾淨的疫苗,兩側常伴有炎症。除去疾病的影響(大腸桿菌、支原體、葡萄球菌等)之外,最常見的就是由於免疫後,免疫反應造成的區域性炎症。

眾所周知,家禽皮下組織非常疏鬆,分佈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織。皮下免疫注射後,油苗吸收慢,在區域性部位容易形成大面積水腫,油苗形成油滴包被後,常壓迫神經和血管,造成區域性炎性壞死。這種情況易造成疫苗吸收不良,不能產生很好的免疫應答。

一、常見原因

1、免疫操作不當

免疫操作時,未注射到皮下部位,且回針時造成漏苗,浸潤羽毛。疫苗直接接觸機體組織,快速引發炎症而成。

2、針頭未消毒或更換不及時

免疫注射時,針頭未消毒或更換不及時,容易造成注射部位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汙染,造成區域性感染炎症發生。

3、免疫劑量過大

免疫操作不當,免疫前沒有校正注射器劑量或劑量不足補針,造成劑量過大刺激,炎性症狀反應過重。

4、疫苗內甲醛含量過高

所採疫苗批次出現質量不穩定,生產過程中滅活處理時,尤其造成白油裡甲醛含量過高,造成刺激區域性組織造成水腫炎症。

5、疫苗內毒素過高

採購疫苗批次質量不穩定,細菌苗處理過程中產生過多內毒素,誘發機體非特異性反應,出現炎性症狀。

6、疫苗沒有回溫

疫苗溫度過低,疫苗冷藏儲存後立刻使用或回溫時長不足或沒有回溫,注射後造成雞隻區域性生理溫度溫差過大,刺激應激所致,造成區域性組織炎症。

二、如何採取措施

措施1:建立免疫培訓制度,針對免疫注射手法進行培訓

確保在免疫操作過程中「穩、準、快」,避免免疫質量不穩定(漏苗、飛針、補針等)的發生;在免疫過程中,免疫主管人員,每天隨機抽查免疫質量,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減少免疫因素造成免疫應激的發生機率。

措施2:免疫前或日常管理中,做好帶雞消毒工作

消毒過程中,降低粉塵懸浮,最大限度的消殺空氣中的微生物,減少不必要的汙染。

免疫操作時,校準劑量,規範操作手法。注射針頭使用前徹底消毒,每500只雞更換一次針頭,減少雞隻之間的汙染傳播機率。

措施3:採購疫苗時,選擇大廠家、質量穩定的疫苗,保證源頭穩定。

有條件的養殖場,可自我進行油苗質量檢測,發現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及時退貨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措施4:針對油苗回溫,即疫苗從冰箱中拿出後,放置室溫或溫水中讓疫苗自身溫度升到室溫25℃或37℃,有利於減少免疫應激,產生良好的免疫應答。

為什麼要回溫呢?一般來說,油苗疫苗儲存溫度在2-8℃,而雞隻生理溫度40.5-42℃,溫差32-40℃,不回溫注射會給雞隻帶來區域性組織冷刺激,血管收縮,增加炎症的發生機率。若回溫後,除去減少溫差應激,而且白油的黏度隨溫度升高而下降,注射時通針也順暢。

油苗常用回溫方法如下:

1、自然升溫回溫:疫苗自冰箱取出後,免疫前一天需放置雞舍內,自然升至雞舍室溫。但是這種回溫慢,常常受季節影響、舍內溫度、疫苗規格等影響。一般來說,季節外溫高、內環境溫度高、疫苗瓶裝規格小,回溫時間越短。

2、恆溫水浴回溫:該法適用於批量疫苗回溫,常把專用水浴鍋設定一定溫度(常用30-37攝氏度),然後把疫苗放入,回溫至設定溫度。實驗表明,回溫至37℃,疫苗產生應答時間短,抗體滴度保護值高。

3、人工簡易回溫:該法適用於批量疫苗回溫,常用保溫泡沫箱或者塑料盆盛有一定熱水(水溫調至不燙手即可),將油苗放置其中,回溫。免疫注射使用時,一定要搖均勻,混合好後再使用。此法簡單操作,常用於實踐操作中。

腫頭綜合徵(SHS,厚頭病,面部蜂窩織炎)

(圖源:雞病專業網論壇,圖與本文無關)雞的急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以眶周圍腫脹,淚腺腫大,打噴嚏和不同程度的死亡率為特徵。腫頭綜合徵感染4~6周齡的肉雞,父母代肉雞和商品蛋

雞腫頭綜合徵發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雞腫頭綜合徵(SHS)又稱粗頭或面部蜂窩組織炎,是由禽肺病毒引起併發大腸桿菌等病原感染的一種多因素的傳染性疾病。以頭部、面部水腫和呼吸困難、咳嗽、流涕為特徵。本病具有傳染性

家禽生產中造成飼料浪費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在養雞生產中,飼料費用佔了成本的70%左右。由於飼養管理不科學,監督或意識不到位等原因,常會造成飼料的浪費,所以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飼料浪費也是提高養雞場經濟效益的一種方法

怎麼預防產蛋率下降(—五穩定五預防)

產蛋雞突然產蛋率下降,是養殖戶非常頭疼的問題之一。產蛋率下降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小覷。造成產蛋率下降的原因很多,而且很複雜,所以預防產蛋率下降也應該從多方面著手。筆者根據

雞組織滴蟲病

雞組織滴蟲病雞組織滴蟲病又稱盲腸肝炎、傳染性腸肝炎或雞黑頭病,是雞的一種急性原蟲�V饕?卣魘敲こΤ鮁?狀螅?臥嚶鋅圩椿鄧覽Q裨睢�病原學1.病原為火雞組織滴蟲,為多樣性蟲體,大小不一。2.火雞組織滴蟲的生活史與異刺線蟲和存在於雞場土

立秋注意預防雞球蟲病

夏秋交替時節是一年中雞球蟲病高發期,該病一旦發生,即使治療及時,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預防非常關鍵。發病特點該病一般發生於每年的6~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高溫高

立秋注意預防雞球蟲病

夏秋交替時節是一年中雞球蟲病高發期,該病一旦發生,即使治療及時,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預防非常關鍵。發病特點該病一般發生於每年的6~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高溫高

散養雞慎防組織滴蟲病

一病原形態特點禽組織滴蟲病的病原為火雞組織滴蟲,為多形性蟲體,大小不一,近圓形或變形蟲形,偽足鈍圓。盲腸腔中蟲體的直徑為5~16m,常見一根鞭毛;在腸和肝組織中的蟲體無鞭毛,初侵入者為8~17m,生長後可達12~21m,陳舊病變中的蟲體僅4~11m,存在於吞噬細胞

冬季「冷應激」如何預防?

冬季氣溫驟變,容易造成雞群冷應激,因此,冬季應該做好雞舍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冷應激發生。■冷應激對雞群的影響產蛋雞最適宜溫度18℃~23℃,低於7℃時體重下降,當溫度低於4℃,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