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癱瘓?原來是缺乏這種維生素!
不論各種原因導致的雞群癱瘓,最終都是由於鈣磷吸收障礙導致的。各種疾病都易引起鈣磷吸收障礙,並導致骨骼發育受阻及腿病發生,骨骼發育影響生長髮育,雞瘸腿後更將嚴重影響採食和用藥。
而高產雞群每天產蛋需要大量的鈣質。如果鈣質不足或是鈣質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吸收,就會動用骨骼中的血鈣,導致癱雞,產軟殼蛋、破殼蛋等等一系列症狀,嚴重病例還會表現產蛋量低下,以彌補機體鈣儲備的損失。
那麼,為什麼很多養殖戶補充了各種各樣的鈣,雞群還會出現缺「鈣」症狀呢?
究其原因:臨床上很多癱雞、軟殼蛋等症狀並不是缺鈣引起,而是由於缺維生素D3!
維生素D3又稱膽鈣化醇,是維生素D的一種,被證明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真正活性形式。
人體研究發現:當血鈣降低時,人體會出現手足搐搦、驚厥,相應雞體出現血鈣降低時容易引起驚厥和應激症狀,而有效補充VD3將很好改善這種狀況。
維生素D3可以顯著促進鈣磷吸收,因此能及時補充D3,可以有效促進骨骼發育並預防肉雞腿病。
但是,飼料中D3水平遠遠達不到雞群應激時對D3的需求,而新增普通D3因吸收率差的原因,往往也不能滿足需求。
維生素D3機體可以自身合成, 機體面板內含有的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可變成維生素D3。因此維生素D3又稱「陽光維生素」。
目前,無論肉雞還是蛋雞都是規模化飼養,完全密閉的雞舍使雞群基本照不到太陽光,補充維生素D3迫在眉睫!
全程都在提維生素D3,維生素D3在鈣吸收這塊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
維生素d是體內可以合成而且可以長期貯存的物質。吸收後的維生素d沒有活性,貯存在血漿、肝、脂肪和肌肉內,經血液轉送至肝臟轉化生成鈣二醇,然後在腎臟進一步羥化成為鈣三醇。維生素d(d2或d3)本身並無生物活性,只有轉化為維生素d的代謝產物鈣二醇和鈣三醇後才能發揮激素作用。尤其是鈣三醇較鈣二醇具有更高的激素樣活性,其對鈣、磷代謝的作用高於鈣二醇約200倍,對骨鹽的形成作用高100倍。鈣二醇迴圈至腎近曲小管部位時,只有在血漿低鈣、低磷或高甲狀旁腺素的情況下才會被1α-羥化酶作用轉化為高活性的鈣三醇。腎實質有病時,腎臟內缺乏1α-羥化酶,因此在高血壓病晚期出現腎衰時,或者慢性腎功能損害時,活性維生素d3生成減少,臨床上出現明顯的鈣代謝紊亂。
機體內每日生理合成的鈣三醇約0.5微克?1.0微克。它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漿鈣、磷水平,以促進骨的鈣化。這種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腸鈣吸收來實現的。cabp可以促進腸細胞的鈣轉運,使腸鈣吸收入血。這是一種不依賴於腸腔中鈣濃度的主動轉運過程。維生素d使腸上皮細胞內線粒體濃集鈣,造成胞漿鈣濃度下降,間接地促進腸粘膜對鈣的吸收。維生素d亦可改變粘膜的通透性,加速鈣的吸收。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機體小腸上皮吸收鈣和磷,加速鈣、磷人血;也能促進骨骼中的破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吸收,使舊骨質中的骨鹽溶解而增加骨鈣釋放;還能直接刺激骨骼中的成骨細胞,促進鈣鹽沉著。
全程都在提維生素D3,究竟該如何補充VD3呢?
維生素D3是脂溶性維生素,一般不溶於水,只能溶解在脂肪或脂肪溶劑中。如需新增至水中,必須使用飲水專用的製劑。根據不同雞種和不同雞齡對維生素D3的每日需要量,來計算飲水中的新增量。一般來說,投喂維生素D3製劑後約1星期,即可恢復缺乏症。在飲用水的同時還需同時持續飼餵新增維生素D3製劑的飼料,也是需要根據不同雞種和雞齡的需要量來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