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養殖效益
如何提高養殖效益
這是養殖業從業者所有人想要得到的答案。業內人士眾說紛紜,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理念、各抒己見,各有依據。
1、優質的品種,健康的雞雛
先天的基因,決定後天的生長曲線;父母代的健康狀況決定雛雞起跑點的高低。由此可見,要想雞群有一個好的生產效能,必須有一個完美的生長曲線和一個高起跑點,贏在開端。
基因的決定因素在於父母代的選擇,也就是所說的品種。什麼品種是好的品種?存在即是合理,所以每個品種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適合當地市場的,適合當地氣候的,適合自己飼養模式的……比方說817的飼養,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安徽等地,如果拿到東北或者西北去養的話,效益肯定要低於成熟市場。同類型的品種也有,比如峪口禽業自己培育的「小優雞」,也有很大的市場佔有率。客戶群以及飼養模式的不同,會選擇不同的品種,總之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父母代的健康狀況對雛雞有決定性的影響,垂直傳播的疾病或者病因越少,雛雞的健康程度才會越好。比如:滑液囊支原體、腺病毒、黴菌毒素、沙門氏菌、免疫抑制病等,這些因素的垂直傳播直接影響雛雞的生產效能。所以種雞淨化尤為關鍵。
雛雞開口的工作,彌補以上的不足,淨化和提高同時進行。
衛舒(20000羽/袋/天) 恩諾沙星溶液(4000羽/瓶/天)集中飲水8小時以上。
恩諾沙星溶液可有效淨化雛雞體內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支原體。
衛舒可以分解垂直傳播及孵化過程汙染的黴菌毒素,促進肝臟發育、同時具有預防呼吸道病、腺胃炎,促進卵黃吸收,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兩者聯合給藥,綜合提升雛雞體質,提高健雛率。
2、優質的飼料,全面的營養
原料的選擇,原料品質的把控,配方的合理與否。例如:原料是否黴變,原料的吸收利用率,原料儲藏環境是否科學,營養是否全面,配方是否穩定等。
比如油脂的選擇,油脂是否酸敗,生物胺是否超標,而不是單純的通過感官去判斷其好壞。蛋白質的新增更是要合理,部分飼料企業為了擡高飼料中的蛋白含量,往往會在飼料中新增不可吸收的蛋白,通過實驗室手段,確實有一個很理想的資料,但是在機體中卻不能被轉化吸收,造成營養的失衡。維生素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所以選擇一個品牌影響力好的飼料,尤為關鍵。
還有一個營養物質,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營養物質——水。所有營養物質的轉化吸收都必須有水的參與才可完成,所以,水的質量直接影響雞群的生產效能。水的質量包括:礦物質與重金屬離子是否超標,微生物是否超標,有無汙染,酸鹼度等。所以水的選擇,必須重視,生活用自來水以及深井水經過檢測後,如果達標,都是不錯的選擇,儘可能的避免淺層水和地表水。
3、合理的配套裝置,精確的飼養管理
配套裝置為何用合理來形容?不同區域、不同氣候會造成飼養模式的不同。比方說密閉式飼養模式,通風換氣以及溫度控制完全依靠裝置,生產車間必須根據存欄量來計算出風機個數、進風口面積、水簾面積等。如果進風面積與風機個數不匹配,容易造成進風少,排風多,雞舍缺氧,負壓過大的現象。在水簾降溫模式下,如果水簾面積過小或者安裝不合理,會引起舍內降溫不理想或者區域性溫度過高、過低,出現機體中暑、著涼,嚴重影響生產效能。
為什麼叫精確的飼養管理?飼養管理不是憑個人感受來做的,必須以雞群為根本。例如:
溫度
雛雞的自我調節能力差,被毛短少等因素,需要較高的育雛溫度。成雞被毛完全長全,體溫的自我調節能力逐漸完善,需要較低的溫度與較高的風速來提高機體舒適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雞群的生產效能。所以我們要根據機體的狀況,嚴格把控降溫曲線。
通風
通風量的大小,風速的大小以及進風口和排風口面積的匹配等。通風量過小,舍內缺氧,影響心肺功能和飼料轉化,負壓過大,影響心肺功能以及呼吸系統的正常工作,造成氣囊炎、肺炎、支氣管堵塞等疾病。風速的大小直接影響機體體感溫度以及雞群的採食量,風速過大,雞群趴著不動,不愛採食,風速過小,體感溫度高,舒適度差,採食量和採食速度也會降低。
光照
光照強度過大,雞群興奮,神經中樞調節易出現紊亂,造成料比過高的現象,光照強度過低,雞群採食量下降或者增長緩慢,尤其在育雛階段,造成雛雞死淘過高,嚴重影響健雛率和日增重。
密度
合理的分群,合理的密度,才能保證料位水位的供給,避免出現供需失衡的現象。
4、先進的理念,科學的保健
理念的改變很難,也很容易。這取決於對行業發展的認識和先進知識的接受程度,自己的保守或者盲目的自負,最後只能被行業淘汰。例如:無抗時代的到來,微生物世界的研究,中藥的深加工以及新裝置的引進。行業無時無刻不在進步,每天都會有新的內容出現,我們只有穩穩地站在行業發展的列車上才不會掉隊,才不會被行業淘汰。
科學的保健來源於對這個行業的深入研究,病原在變化,環境在變化,模式在變化,所以疾病在變化,保健內容也正在變化。「養」、「防」、「治」的內容也逐漸在變。
養:全面的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腸道菌群,調節腸道酸鹼度等等,都屬於「養」的行列。
防:免疫接種,定期針對體內有害菌、支原體和遊離病毒等進行殺滅和清除。
治:治療手段也在不斷更新,比如現在中藥的深加工利用,生物製劑的使用,都在有傳統的治療手段向更先進的方向發展。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企業也要變,工藝改進,新產品開發,老產品改造,這都需要市場和研發部門的密切配合來完成。只有不斷的改進,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總結
養殖從業者應當與時俱進,摒棄過去的錯誤養殖理念,進行科學養殖,通過加強飼養管理,藉助先進的養殖模式,接受養殖新觀念、技術、採取合理的管理手段和保健措施,使養殖業能夠獲得穩步和健康的發展,提高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