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警惕肉雞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的發生

警惕肉雞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的發生

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 劉東

      最近一段時間在山東、江蘇、遼寧、河北、河南等肉雞養殖密集地區發生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表現為:發病急、死亡上升快;許多養殖場發病後緊急淘汰,給廣大養殖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經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證明為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       1.流行特點       1.1 各種日齡的雞都可發生,但主要發生21日齡以後的雞群;死亡高峰集中在25-35天;發病急,死亡上升快,3-5天內死亡率可達20-30%。       1.2 本病主要侵害雞的呼吸道,造成雞的氣管、氣囊和肺部發生病變;造成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       1.3 據流行病學調查,飼養管理好的雞場,死亡率低,大約8%左右。而飼養密度大,通風不良,保溫措施較差的雞場,發病率較高,發病後死亡率較高,可達20-30%。       1.4 本病一旦在雞場發生,難以消除。從調查過的30個肉食雞場情況來看,發生過本病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本病在以後的批次雞群中仍會出現。       2.臨床症狀       2.1病雞採食下降,大群精神沉鬱,乍毛,少數腫眼流淚,眼角充出血,流鼻汁。       2.2 病雞有明顯呼吸道症狀,表現為咳嗽、噴嚏、甩鼻,部分張口伸頸呼吸。       2.3 雞群拉稀,個別雞拉黃綠色稀糞;多數雞衰竭後趴著死亡。個別雞隻蹦高死亡,死亡雞肚皮朝上。       3.病理變化       解剖表現為氣管充出血嚴重,部分雞隻支氣管分叉處有黃色乾酪樣物,個別氣管中段有散在的乾酪樣物;肝、脾、腎腫大;氣囊(胸、腹)乾酪樣物;個別心臟出血、心肌壞死。本次發病與以往相比,發病急,死亡快,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不明顯。      4.發病原因      4.1 氣候變化無常,增加了飼養管理的難度,通風和保溫顧此失彼,重視了保溫而忽視了通風換氣,所以冬天難以飼養、發病率較高。      4.2 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主要侵害雞的呼吸系統,粘膜免疫是抵抗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發生的第一道屏障;而目前針對H9N2的免疫主要為油乳劑滅活疫苗,油乳劑滅活疫苗主要提供體液免疫,而缺乏活疫苗提供的粘膜免疫能力。      4.3 法氏囊疫苗活疫苗的普遍使用;法氏囊活疫苗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疾病,造成呼吸道粘膜的損害;同時對雞體免疫系統有明顯的影響,體質下降,免疫應答減弱,影響禽流感等抗體產生的水平。      4.4病毒變異:隨著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在雞場不斷感染和傳播,病毒也逐漸演化。通過對數份樣品的基因測序並與經典毒株比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已發生變異。      5.防制措施      5.1生物安全體系和飼養管理方面      5.1.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給雞群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出雞後雞舍要嚴格消毒。糞便要及時清理,定期帶雞消毒,水槽、料槽定時用消毒液涮洗。      5.1.2 保證雛雞質量,減少飼養密度,減少應激。      5.1.3 加強冬季雞群的飼養管理;採用適合的通風換氣方式和供暖方式,建議冬天雞舍採取橫向通風,供暖採取水暖方式,尤其在氣溫下降幅度較大時,兼顧好通風與保溫。      5.2做好免疫預防工作      5.2.1疫苗的選擇       5.2.1.1建議使用「肉雞專用新支靈」活疫苗,「肉雞專用新支靈」活疫苗是新城疫、禽流感(H9)、傳支三聯基因工程疫苗,能有效增強雞體對H9的粘膜免疫,與滅活苗同時使用有效提高H9的預防效果。      5.2.1.2 慎用法氏囊活疫苗,建議使用法氏囊亞單位疫苗      5.2.2建議的免疫程式                    3日齡        肉雞專用新支靈       1倍量點眼或滴鼻                    6-8日齡     肉雞專用新支靈         1倍量點眼或滴鼻                    新城疫、法氏囊(VP2)亞單位、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三聯油苗                                    0.4ml/只皮下注射       5.3治療方案       5.3.1 對發病急,死亡上升快的雞群,建議出欄;       5.3.2 對發病緩和雞場,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挑出病弱殘雞,同時飼料中新增頭孢哌酮、雙黃連沖劑和甘草合劑治療。

為什麼春冬易發生病性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多發。主要原因是:第一,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時間縮短。另外,夏秋時節光照強度相對更高,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病毒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第二,夏秋時節禽舍通風強度遠遠高於冬春季,良

病性流感的防控預案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季因候鳥遷徙,氣候不穩定,最易發病。雛雞、青年雞和產蛋雞都能感染併發病。本病呈全世界流行,每年都會對養禽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是阻礙養

警惕——春季肉雞腹水綜合症

春季是養殖最難管理的一個季節,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在這個保溫與通風矛盾的季節裡有一個病悄然而至肉雞腹水綜合症。春季萬物復甦,百花盛開,天氣忽冷忽熱,氣候變化無常,乾燥的空

警惕!溫差波動大對肉雞危害大!

溫度、溼度、通風是飼養管理最核心的三要素,而三者既互相依賴又相互制約,三者協調不好就會出現溫差。關鍵是要在整個飼養過程中有效減少溫差真的很難!常見的造成溫差的因素有以下幾

防控流感的幾個問題探討

一為什麼不同地區發病禽群症狀差異很大?1毒株致病性差異高致病性禽流感(AI)感染禽群:主要出現發病急,肉雞死亡翻倍增加,拉稀嚴重,部分禽群沒有呼吸道症狀,腫頭腫臉。發病急的患群,剖檢後沒有明顯的繼發感染病變。青年雞感染H5後,死亡控制難度更大,症狀、病

警惕!傳鼻疫苗中的內毒素可能增加肝破裂的發生

近幾年,許多種雞和某些品種(如羅曼粉)的蛋雞養殖場均出現了較多肝破裂的情況。關於該病的病因有各種猜測,如高蛋白飼料、黴菌毒素、弧菌感染、病毒性傳染病、雞群應激等,眾說紛紜

致病流感與雞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

由於低致病力禽流感感染後往往引起雞的免疫應答水平低下,機體的抵抗力弱,所以發生一段時間後常伴有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在臨床上往往會誤認為僅是大腸桿菌感染而只用抗菌素治療,常常是用藥後病情似有好轉,但很快又會復發,儘管花費了大量的治療費用,但效果卻不佳

致病流感與雞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的簡析

由於低致病力禽流感感染後往往引起雞的免疫應答水平低下,機體的抵抗力弱,所以發生一段時間後常伴有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在臨床上往往會誤認為僅是大腸桿菌感染而只用抗菌素治療,常常是用藥後病情似有好轉,但很快又會復發,儘管花費了大量的治療費用,但效果卻不佳

早春警惕雛禽慢性呼吸道病!

病原:支原體,又名傳染性鼻竇炎。流行特點:1、天氣突變、低溫高溼、環境惡劣、飼養密度過大均容易引發該病。2、冬春季節是發病高峰期。3、各年齡品種禽均可發生該病。4、種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