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新城疫與大腸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討論
一 臨診症狀
雞群產蛋率下降,蛋殼顏色變淺,蛋殼易脆,軟殼蛋、畸形蛋增多,採食量下降;剛開始病雞表現明顯呼吸道症狀,張口呼吸,氣喘,呼吸困難,有喘鳴聲,咳嗽,搖頭,個別病雞頭頸呈圓周狀有規律的擺動,吞嚥困難;部分雞排黃色或綠色稀糞,雞死亡數有逐日增加的趨勢。
二 病理剖檢變化
氣管黏液增多,黏膜肥厚,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腹腔內有大量凝固性或破碎的卵黃,十二指腸中後段、空腸、迴腸有棗核狀潰瘍及輕度出血,洩殖腔出血;個別雞腺胃乳頭出血,心冠脂肪及腹腔脂肪均大量出血,包膜、愎膜厚,腸繫膜增厚,有的壞死和混濁出血。
三 實驗室診斷檢查
1 塗片鏡檢
無菌採取病死雞肝、脾、心、血製成組織觸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G-短小桿菌。
2 細菌培養
無菌取雞心、肝、脾、血,接種伊紅美藍培養基,37℃下培養24~48小時,可見有紫黑色小菌落生長,染色鏡檢為G-短小桿菌。
3 新城疫血凝抑制試驗(HI)
結果病雞血清HI價均在1:150~1:380之間。
四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病理剖檢、細菌學培養檢查及NDv血凝抑制試驗,診斷為非典型雞新城疫併發大腸桿菌病。
五 討論與小結
對非典型新城疫,尚無有效辦法,淘汰患病雞,對未患病雞進行鍼對性治療。為殺滅和控制大腸桿菌,從第一天始,用氟苯尼考和丁胺卡那於每天上下午交替各飲水一次,連用3天,然後用大腸桿菌片每天每隻雞按0.5g拌料,連用3天,通過採取上述治療方案,3天后病情得到控制,死亡停止,7天后產蛋開始回升,20天后產蛋率回升到8Q%以上。為抗應激和增強機體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力,在使用抗菌藥物的同時須加入一定量的速溶電解多維和胸腺肽。
建立針對性的免疫制度,按規範化的要求進行免疫,平時須定期進行抗體測定,按時續防,確保建立穩定持久的免疫,否則,即使已免疫的雞群,往往也容易發生溫和型雞瘟或其它疫病。
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其特點是分佈廣,血清型多,易產生耐藥性。所以,除平時要加強多種不同成分藥品進行消毒和適當使用一些抗菌藥物預防外,一旦發病,一是用藥要足,療程不宜太短,好轉後,需再用1~2天的藥進行鞏固。二是最好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成份的抗生素交替使用,效果較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先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以便對症下藥,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