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免疫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滅活苗接種後沒有繁殖過程,因而必需有抗原量作保證,才能刺激機體產生堅強的免疫力。儲存和運輸不當會使疫苗質量下降,甚至失效。溼苗應低溫冷凍儲存,不同疫苗應根據產品儲存說明儲存在特定溫度環境中,進口弱毒凍幹苗應保存於2℃~8℃的環境下,國產弱毒苗一般儲存在零下15℃環境,部分國產弱毒苗也儲存在4℃-8℃環境。馬立克氏病毒結合疫苗應在液氮中儲存,滅活疫苗應貯存於2℃~8℃,嚴防凍結,否則會破乳或出現凝集塊,影響免疫效果。
一 免疫途徑
疫苗的免疫接種途徑有多種,包括滴鼻、點眼、刺種、注射、飲水和氣霧等。應根據當地疫情選擇所需要接種的疫苗,再根據疫苗的型別、毒株及自然感染途徑來選擇疫苗免疫的接種途徑。滴鼻和點眼免疫效果較好,僅用於接種弱毒疫苗,疫苗毒可直接刺激眼底哈氏腺和結膜下彌散淋巴組織,另外,還可刺激鼻、咽、口腔黏膜和扁桃體等,這些部位又是許多病原微生物的易感部位。滴鼻和點眼時稀釋好的疫苗要求在1小時內用完,傳支苗、新支二聯苗應在半小時內用完。飲水免疫是比較簡單的免疫方法,適用於大型雞群,但其免疫效果較差,不適用於初次免疫。飲水免疫用水最好採用不合礦物離子的深井水,採用自來水時要煮沸,或者在飲水中加入脫脂奶粉或者經煮沸去脂膜的鮮奶,還要注意保持水的pH值為中性,注意控水時間,防止飲用過度或不夠。刺種與注射方法的免疫效果確實,前者適用於某些弱毒苗如雞痘苗;滅活和弱毒活疫苗可採用注射,不僅可誘導產生迴圈抗體,而且也可產生黏膜區域性免疫力。氣霧免疫效果較好但對環境條件如溫度、溼度、通風、雞舍內粉塵等要求較高。雞群有呼吸道症狀時不可採用此方法免疫,否則會加重雞群病情,氣霧免疫最好用蒸餾水,不能選用生理鹽水。死苗、類毒素和亞單位苗不能經消化道接種,一般用於肌肉或皮下注射。
二 疫苗使用劑量
在一定限度內,家禽體內主動免疫抗體的產量是隨抗原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抗原過多超過一定限度時,抗體的形成而受到抑制,即出現「免疫麻痺」的現象。有的雞場隔幾天就接種一次疫苗,擾亂了雞群正常的生理機能,非但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反而使之不斷受到應激,降低了雞群的免疫力。過大劑量的接種會誘發該病,就活疫苗本身而言,儘管是弱毒性的,但是畢竟是有毒力的產品。嚴重超劑量使用時會使其有效毒性達到野毒的毒性,有些雞場在使用NDLasota活苗給肉仔雞飲水時,唯恐劑量太小不起作用加大到8~10倍。結果免疫完後造成雞隻大量死亡,尤其雞群處在亞健康狀態時要注意。
小日齡雞群不建議做太多的疫苗免疫,除MD外。因為此時免疫系統尚未完全建立,接種效果並不理想,禽腦脊髓炎苗必須在10~15周免疫,10周以前免疫,有可能引起發病,15周以後免疫,蛋雞和種雞可能發生蛋的帶毒。雞新城疫活疫苗:Iv系一Laso—ta,腦內致病指數為0.4,給一日齡雛雞接種會引起呼吸道症狀,此毒株抗體提升快,不均勻;NDcLone一30株,抗體均勻,提升慢;B1株極弱,首免副作用很小;vH株,IcPI=0.1左右,適合首免。進行一日齡新城疫免疫時要注意,應在馬立克疫苗接種後6小時以上再接種ND疫苗。
在選擇單苗和聯苗的問題上,聯苗是由不同微生物或抗原組成的疫苗,應用時可以省時、省力,減少應激反應,擴大疫苗抗原譜。但是聯苗中的抗原不如單苗濃度高,有些聯苗中的抗原在免疫後可能會出現一種抗體產生的多,另外一種或幾種抗體產生的少的現象。單苗的免疫效果要好於聯苗,但是隨著雞群規模的擴大和免疫程式的增加,為了減少雞群應激,適當加入一些正規廠家生產的聯苗成為規模化雞場的新選擇。
三 免疫時注意事項
大部分化學藥品接觸疫苗後,會對疫苗內的抗原物質有殺滅作用,從而影響疫苗的效力或使疫苗失去效果。不要給雞群在同一部位同時注射疫苗和藥品,更不能將化學藥品和疫苗混合等。一般情況下:應用細菌類活疫苗的前24小時和後48小時內禁止使用抗菌藥物,在使用病毒類活疫苗時也不要使用抗病毒藥物,此外,免疫期間禁止使用對動物免疫器官有損傷的藥物,如:氟苯尼考、痢特靈和磺胺藥等。
注意保護雞群接種的空白期。NDI系免疫後約72小時即具有保護力,NDII系、Iv系疫苗注射後需要7~8天才具有保護力,ND滅活苗注射後10天~15天才產生保護力。這期間應科學調補營養,供給雞群營養全面的曰糧,免疫接種前後添喂vA、vE、vc和蛋氨酸等有利於促進抗體產生,提高免疫效果。
在進行免疫結束後還應評估與分析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是目前防止疫病暴發的重要手段,但不代表接種疫苗後就不會發生疫情。疫苗的免疫應答是一種生物過程,受多種因素影響。「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預防雞群疾病發生的關鍵還是要加強飼養管理,保持機體「正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