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抗體的消退與疫苗接種
雞新城疫病是由副粘病毒屬的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養雞生產的烈性傳染病。
由於雞抵抗此病的中和抗體似乎平行於HI抗體(即血凝抑制抗體),且HI抗體監測且有簡便、快速、結果可*等優點,很適用於基層。因此雞新城疫HI監測已廣泛應用在新城疫病控制中。
一、雛雞新城疫母源抗體消長規律
接種過新城疫疫苗的母雞,其母源抗體能通過卵黃囊傳遞給雛雞,而使雛雞產生被動免疫力,但其抗體滴度隨著雛雞日齡的增長而逐漸減退。由於卵黃的吸收,在3日齡時雛雞的母源抗體高於1日齡。雛雞獲得母源抗體的水平主要取決於親代母雞的免疫水平,但這種免疫力不夠堅強,雛雞母源抗體效價減退的平均半衰期約為4.5至5天,因此要適時接種疫苗。
二、雞新城疫免疫臨界線與最佳首免日齡
當雛雞母源抗 體效價平均值降至log2為4時(β法檢測)稱為免疫臨界線。
此時進行免疫接種其免疫效果最為理想。但是,雛雞基礎HI抗體水平顯著地影響著ND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HI抗體基礎水平在4以上的雛雞,免疫接種弱毒疫苗經7到10天后,其HI抗體水平都顯著下降。基礎抗體水平越高,下降幅度越大,一般約3周齡時才略有上升,但都會低於原抗體水平。只有基礎抗體水平低的雛雞,免疫接種弱毒苗10天左右,其抗體均能明顯上升,3周後稍有下降,但仍高於原水平。
簡易推算首免日齡的公式:雛雞首免日齡=[1日齡時母源HI抗體效價平均值(log2)-4]×4.5-5。大多數健康種雞群HI抗體水平在log2為5至8,有些高的為6至10,出殼雛雞母源抗體較種雞水平約低1-2個滴度,大多數雛雞母源抗體在10日齡左右降至免疫臨界線,這時免疫最為適宜,最好對雛雞的母源抗體進行監測以確定首免日齡為佳。
三、免疫後HI抗體肖長規律
通常雛雞首次免疫後HI抗體水平不會很高,免疫後7-10天出現應激,2周齡後達到高峰,3周後逐漸肖退到臨界水平。二次免疫後HI抗體水平隨所使用的疫苗、免疫方法、間隔時間與日齡而有顯著差異。如滅活疫苗與I系苗高於弱毒株Ⅱ系,F系,lasota系疫苗;活毒疫苗氣霧和肌注免疫高於飲水免疫。在HI抗體處在高峰期(一般在2周左右)時再次免疫其免疫效果較差,因此二次免疫的間隔時間越長,日齡越大,免疫效果越好,但間隔時間取決於前次免疫後HI抗體水平。三次以上免疫的成年雞其HI抗體水平隨日齡增長,免疫次數增多而相應提高,維持時間也隨之延長。一般情況下,ND活毒苗免疫後7-10天,滅活苗免疫後3周左右其HI抗體才有正常上升,上升約2個滴度且呈正態分佈,否則,說明免疫存在問題。有時雞群經ND疫苗多次免疫後,HI抗體仍上升不良,在排除疫苗質量與接種質量外,則很可能是雞群感染了破壞免疫系統的疾病,如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貧血等,應查明原因。
四、雞群感染野毒HI抗體動態
在不同雞群或不同個體之間ND抗體水平差異很大,且有相當數量的個體在免疫臨界線以下時,若有團野毒侵襲,則低於臨界線的雞就會感染新城疫病,且臨床症狀與剖檢病變較明顯,此時雞群NDHI抗體會顯著升高。有些雞感染ND野毒後可能只出現亞臨床症狀,甚至只出現生產效能下降。但會出現較多log2為11、12、13、14以上高抗體雞。高抗體的母雞嚴重影響雛雞的首免效果。在正常監測時,若NDHI效價出現過高過低現象,且離散性大,說明雞群遭受到ND野毒侵襲,說明應結合雞群臨床資料加以判斷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保護雞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