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免疫完疫苗還會發病呢
在實際養殖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養殖戶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雞場不做疫苗還沒事兒,一做疫苗準發病!為什麼免疫油苗和凍幹苗後仍會發病?如何避免免疫後發病?這些問題不僅困擾著我們廣大養殖戶,也同樣困擾著我們廣大服務於畜牧業的獸醫工作者。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對我們正確的指導養殖實踐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活疫苗首免為什麼會出現應激反應?
小雞7日齡、14日齡首免新城疫、法氏囊大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蛋雞場免疫完活疫苗時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新城疫免的次數最多,活苗加死苗一起上,還是經常會得非典型新城疫;流感在開產前免疫3—4次,可在實際生產中流感的季節性爆發也時常發生。雛雞首免新的活疫苗,也是第一次認識該病毒,應激反應會大一些,二次重複免疫時,應激反應相對會小一些。不過也要結合母源抗體水平,如果母源抗體水平高、整齊一致時,對免疫反應有抵抗力,免疫應激較小。但是母源抗體過高,疫苗能中和母源抗體,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率。
二、流感為什麼那麼難防?
實際生產中,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的速度要遠快於新疫苗的研發速度,流行毒株與疫苗毒株不一致,可能是免疫了流感還發生流感的主要原因。為確保雞群健康,所以在實際生產當中,一定要結合本地流行毒株,選擇適合該雞場的自家苗,結合合理的免疫程式。制定一個科學的免疫程式,一定要根據當地的發病情況及本場的養殖水平、養殖季節及發病情況來制定,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雞群在免疫前自身的健康狀況很關鍵:
免疫接種是為預防疾病而對健康雞群實施的一種人工主動免疫保護措施,如果免疫前雞群本身處於亞健康狀態,那麼免疫接種就很可能會加速雞群發病,會出現不免疫還沒事兒,一免疫就發病的情況;同時我們還要意識到,周邊養殖環境的汙染問題也值得重視,環境中存在野毒時,在雞群應激後免疫力低下時病毒就會趁虛而入,更會加重免疫後的病情。
四、科學的抗體檢測
疫苗免疫後,免疫是否成功,一定要定期科學進行抗體監測,確保雞群在產蛋期間有一個高而持久的抗體,同時還可以清楚下次什麼時間免疫合適。做好雞群的抗體監測、特別要關注雛雞在免疫空白期(4周左右)、25周左右、50-60周的抗體,千萬不可大意!
五、給雞群創造儘可能舒適的生存小環境
保證雞群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態,雞群的健康水平,決定免疫後的應激反應大小。雞舍通風管理是重中之重,溫度、溼度大小要按雞的日齡大小需求來設定;同時還要想法設法減少各種應激,如:170天左右的高產雞群儘量不免疫,確保雞群高產穩產,從而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