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夏季蛋雞的糞便特別稀?啥原因引起的呢?
進入酷熱的夏季後,蛋雞也需要抗熱應激,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這個名詞!
雞隻面板沒有汗腺,全身被覆羽毛,其產熱、散熱以及體溫調節方式與哺乳動物存在較大的差異。
1、產熱:除直接利用消化道吸收的葡萄糖外,還利用體內貯備的糖元、體脂肪,或必要時動用體內蛋白質通過代謝過程產生熱量。
2、隔熱:靠皮下脂肪、貼身的絨羽和緊密的片羽,形成一層不流動的空氣包圍禽體而隔熱。
3、散熱:由於雞沒有汗腺且有豐厚的羽毛,當外界溫度低於26.7℃以上時,雞隻主要以輻射、對流、傳導為散熱方式;當溫度高於26.7℃時,則以呼吸蒸發散熱為主,靠呼吸排出水蒸氣來散熱調節體溫。氣溫越高,呼吸散熱作用就更明顯。
如圖:夏季環境溫度高,對流輻射散熱和傳導散熱作用小!以呼吸散熱和排洩散熱為主!這時則需要喝到足夠多的水,用來排洩體內熱量,特別是低溫水,對蛋雞及其重要,這點雞民朋友要注意!
那麼,喝進去這麼多水,最終怎麼流出去呢?雞民朋友可能會說,沒看見雞有尿道啊?這就對了,雞的尿物隨糞便一起混合排洩出去了!多喝水,將體內過多的一部分熱量排洩出去,從而達到降溫目的,這樣,糞便內的含水量就會比其他季節要多,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糞便稀,不好刮糞!
那麼雞是如何代謝尿物的呢?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家禽泌尿器官 主要是一對腎,體積較大,具有排出代謝產物、調節酸鹼平衡和維持一定滲透壓的作用。與哺乳動物不同,禽類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在肝內主要合成尿酸而不是尿素,由血液帶到腎內,以分泌的方式排出。
尿酸幾乎不溶於水,排出時無需大量水分,因而既可減少體內水分喪失,又無需膀胱貯存,有利於減輕體重。尿呈乳白色或乳黃色,經輸尿管直接輸送到洩殖腔,最後因水分再次被吸收而成半固體狀,常與糞一起排出。
目前,對於一些規模化蛋雞場,多數以密閉式雞舍為主,配備風機和水簾降溫,特別是一些炎熱地區,當環境溫度過高,溼度過大時,風機水簾降溫作用被限制,雞舍內溫度不會再下降,當雞舍溫度超過28度以上,溼度較大,蛋雞的熱應激作用加強,特別是很多雞舍,溫度超過30度以上,溼度還較大,對蛋雞熱應激損傷更大,蛋雞要調節自身代謝,排出多餘水分和大量熱量,從而大家就會看見,糞便稀,不好刮糞的現象!
這個是不同進氣溫度,不同溼度下,風機和水簾配合,對雞舍內可能降低溫度的最大值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另外一種,就是這種開放式雞舍,對於一些中小型蛋雞養殖場,這種雞舍較多,受外界溫度影響也較大,當外界溫溼度達到夏季的頂峰值,雞舍內也會隨著外界變化而大大升高,這樣,雞會受到熱應激損傷大大加強,飲水量一樣會大大增多,喝多了,要排出去,最終會隨糞便一起排洩出去多餘水分和熱量,從而大家看到的糞便就會呈現比較稀得現象!

當高溫高溼來臨,環境,飼料,飲水等,細菌滋生繁殖速度加快,大量飲水,會加速腸道菌群失調,熱應激會讓雞體自身抗病能力下降,從而為細菌大量繁殖提供便利條件,所以,夏季一般細菌性疾病經常發生反覆,特別是腸道類疾病,如頑固性腸炎,腸道等導致的腹瀉,拉稀,過料等。
如下圖:腸道上菌群失調,導致腸道疾病不斷,腹瀉,拉稀,過料,從而導致飼料浪費,雞群生長,生產效率低下,雞群抗病力下降等危害!
夏季高溫高溼,建議飼料內長期新增:蛋雞專用酶 微生寶長期拌料,調節蛋雞腸道健康,提高飼料的吸收和轉化率!
在夏季高溫高溼季節,若要徹底改變蛋雞糞便含水量少的問題,還是比較難得。但是,要注意更好的為雞群創造舒適的環境,儘可能的降低環境溫度和溼度,保持高效通風,保證雞群吃進去均衡乾淨營養的飼料,喝到清潔乾淨溫度較低的流水!新增一些抗應激類和調節腸道類產品,從而保證腸道健康和高效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