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防治之「望聞問切」
馬驍(江蘇八達畜禽有限公司)
雞球蟲病是由艾美耳球蟲寄生在雞腸道引起的一種原蟲病。一般15~50日齡雞群易感,溫暖、潮溼季節易發,發病率、病死率高,病癒雞群生長髮育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給養殖生產帶來較大損失。因此,雞球蟲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
「望」
觀察雞舍墊料是否潮溼,注意溫暖潮溼的環境有利於球蟲的生長髮育。主動免疫時應該控制墊料的潮溼度,墊料潮溼度評判一般以手抓成團,鬆手落地後墊料自行散開為佳。雞群發球蟲病初期常渴飲、少食,早晨喂料時觀察雞較平時搶水現象比搶料現象更明顯,同時注意雞群採食速度和採食量有所降低。注意觀察雞群排出糞便的顏色,需要注意的是小腸球蟲常造成雞群排飼料樣糞便,不似盲腸球蟲造成雞群排血便。觀察雞群是否有閉目縮頸、羽毛逆立、畏寒怕冷、呆立或扎堆等表現。
「聞」
球蟲病常造成雞群腸道受損而拉稀,導致雞的糞便氣味惡臭難聞。墊料潮溼時,進入雞舍內會聞到較重的氨氣味或墊料黴變味,在通風不良時尤其明顯。
「問」
雞被驅趕時,常表現出反應遲鈍、對外界刺激不敏感。剖檢死雞,小腸球蟲常造成小腸壁擴張、增厚,黏膜上有出血點,腸管內有胡蘿蔔色內容物,盲腸球蟲常造成盲腸顯著腫大,腸腔內充滿凝固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取雞剛排出的糞便,採用飽和鹽水漂浮法監測球蟲卯囊數量。
「切」
球蟲病會影響雞消化系統的能力,觸控雞嗉囊時,常發現有前一日未消化飼料或充滿液體。雞因球蟲病影響常表現出精神沉鬱,被抓起時掙扎無力或不掙扎。
控制雞球蟲病應該注重防治結合。通過改善飼養環境,執行正確的飼養管理措施來減少球蟲對養殖生產的影響。儘量讓雞群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通過採取通風、噴霧等措施來控制墊料的潮溼度。主動免疫雞群在搬雞擴群時,切實做到「墊料隨雞走」,以此來保證全場球蟲發育的同步。注重帶雞消毒,防止其他細菌病和球蟲病混合感染而加劇球蟲病的影響。做好雞群的球蟲苗免疫工作,現常用coccivac—D、正典球蟲苗等於1~10日齡拌料或飲水免疫,前者多用於種雞免疫。免疫後10~12天,也就是球蟲發育的第二個週期期間,注意防止雞群免疫反應過度而造成雞群死亡。
通過上述「望聞問切」發現雞群有球蟲病症狀或已經造成零星死亡時,應該及時投藥治療,同時補充維生素K或多維促進雞群康復。養殖生產中常用氨丙啉、常山酮、磺胺氯丙嗪鈉、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藥物治療雞球蟲病。中藥推薦截原克球湯,柴胡、青蒿、常山、地榆、苦蔘、生地各10克,仙鶴草、車前草各20克,混合粉碎煎湯供100只雞一日使用,連用3日。有細菌病繼發感染時,配合使用抗菌藥物進行防治,可以明顯減少雞群的死淘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