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炎的命門與治療的技巧剖析
在養雞業,尤其是肉雞養殖業,進入每年的秋季以後,雞子很容易發生氣囊炎。很多養了幾十年雞的老手,有時候也很難完全規避雞氣囊炎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氣囊炎是飼養管理病,激發氣囊炎的病因有很多,巨集觀的和微觀的、天上的和地上的「多維度的立體」致病。這樣以來,你就是神仙來養雞,他也不可能批批確保不發生氣囊炎這個病。
其實,從哲學辨證法來推理,再複雜的問題都有其命門,也就是都有其根本點。關鍵就看你是否能把握,因為有時候就是你發現了那個命門,但你只有一蹦三尺高,兩蹦三蹦再如何蹦,你也夠不住那個命門的高度,這是不是也白搭?!就是說,你就是發現了氣囊炎的命門,你還得有能力夠著它。氣囊炎的命門就是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模式下的通風管理難題。
要不然,那些經歷過多次雞氣囊炎病折磨的養殖者,會有如此精闢的痛苦總結——通風好囊病少。我國氣囊炎病的多發與流行,與本世紀初養雞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幾乎是並行的。飼養規模大了以後,雞舍通風管理就成了養雞生產的核心工作。但是通風是專業和實踐非常強的技術性工作,大學裡學不來、別人那裡模仿不來。可偏偏是現在的養雞的,都是實踐者或者半路出家的。
那麼,這樣的一群農民養雞的,又是被一群沒有太多實踐經驗的人瞎指揮,專業技術和豐富的實操經驗談不上,就導致了憑感覺和刻舟求劍式的養雞。什麼叫憑感覺?舉個例子來說吧,秋天天氣變涼了,尤其是晚上外界環境氣溫更低,所以養殖者和獸醫師就本能的去減少通風量。這樣以來,這種看似細心的操作,很容易就把雞給捂住了。於是很快就發呼吸道,有呼吸道的雞群更不敢通風了!
這又是憑感覺,認為通風大了「冷應激(感冒)」導致的呼吸道病,自認為再不縮小通風量會更嚴重。這都是憑感覺養雞,這樣的飼養管理,基本上批批得呼吸道和氣囊炎是沒跑的了。要知道雞子為「高溫」動物,新陳代謝特別的旺盛;再加上現在的養殖規模大和飼養密度大,雞舍熱量的產生特別快、總量特別巨大。你敢稍微減少一點通風量,就可能在區域性造成高熱。
這種高熱,當你發現雞群有張嘴呼吸的,再去增加通風量,它們其實已經感冒了。只是那個時候在皮毛,雞子還沒有表現任何臨床症狀罷了。當你聽到雞群裡有呼吸道表現的雞子時,病已經往裡走了,這個時候的疾病已經突破皮毛,進入皮下了。其實,在皮下是最難治的,因為需要把病邪從肌肉裡驅趕出來,那就需要一個過程和綜合療法。但是很多人慣用雙黃連口服液是不對的。
所以,氣囊炎的命門不在治療,老去研究如何治療氣囊炎,那是下下策。氣囊炎的命門在通風管理,這個通風管理,每個養殖場都不是完全一樣的,由於雞舍長、寬、高和位置等不同,通風也是有所差異和具本場特點的。到底是適合採用縱向通風、還是適合採用橫向通風,或者是適合採用其它的通風模式,這很關鍵。側窗、通風管、導流板等細節設施的調節和補充也很重要。
總之,現代化、集約化和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的雞舍,就象一輛高速行駛的、功能齊全的高階大轎車。只不過車上拉的是擠的滿滿的一群雞,主導這輛車的飼養員或場長,如何安全的把這群雞送到屠宰場,就看他的通風技術和實操能力了。通風做的好的,根本就不怕氣囊炎,因為他根本就不讓雞群發生氣囊炎。頂多有點呼吸道病,但用些藥就好了。因為通風做得好,氣囊炎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