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峰:談溫控的技巧
溫控事關養殖成敗,在目前還不能全自動控制的前提下,因為變數太多,總是很難精準拿捏,於是乎,不是冷就是熱,雞舒服的時間不夠,生產成績就不好。這一點也是未來需要下大功夫攻克的難題。
一、看天施溫:規模化養殖,是個艱苦細緻的工作,把控準體感溫度、做好通風管理至關重要。施溫、調溫、控溫,首先要「尊重老天爺的意見」,隨時看氣象預報,參照外界的溫度和溼度,抓住幾個關鍵點和轉換點,制定預案,精準操控,以不出現大的失誤為原則。
二、看錶施溫:在規模化養殖中,儘管我們經常談論體感溫度和體感舒適度,實際上這種生物學上的概念還是需要資料來表現的,「看錶施溫」成為必然。成功的、有經驗的、養殖一線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對於溫控器特別敏感,他們會根據「屏顯」結合雞群表現判斷溫控效果、調整溫控方案。
三、看雞施溫:看雞施溫聽起來非常靠譜,做好了卻十分困難,每個人對雞舒適度判斷標準不好統一,更有甚者,居然以張口比例來判斷。既然是張口了,不論是啥比例,總是熱了。熱了,就影響採食、影響增重、影響飼料轉化。多數養殖場生產指標不理想,與溫控一貫偏高脫不了干係。
四、看糞施溫:同樣是規模化雞場,有些場糞便長年稀薄,還找不出原因。他們總是在雞苗、飼料、腸道健康上找原因、下功夫,結果呢?做了太多無用功,於事無補、於事無益。實際上很多不明原因的、長期的糞便稀薄,大都是溫控高的緣故,吃的少,喝的多,雞沒辦法,你沒辦法,我有辦法,那就是不斷下調溫控引數。
來源:雞病專業網,作者:趙德峰,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