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雞鼻氣管炎鳥桿菌引起的雞氣囊炎的處方治療
在雞氣囊炎的致病病原譜中,雞鼻氣管鳥桿菌絕對是一個重要參與者。它常造成雞的多種呼吸道病久治不愈,這主要與它對絕大部分抗菌藥物不敏感有關。雞鼻氣管炎鳥桿菌是革蘭氏陰性菌,隱性感染不發病時主要表現為肉雞、蛋/種雞育雛生長遲緩,蛋/種雞產蛋率降低。
但該菌在養雞業多不單獨致病,它常與雞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鏈球菌、巴氏桿菌和嗜血桿菌及支原體等一起混合致病。臨床剖檢可見單側或雙側肺炎、胸膜炎、氣囊炎、關節炎等診斷症狀,淘汰率和死亡率增高。自陳小玲(2000年)在國內首次報道分離到鼻氣管鳥桿菌以來,在我國時有發生。
根據對該菌的廣泛監測,這幾年該菌的感染與發病率都有增加趨勢,特別是對那些養殖規模大和通風不合理的雞舍,本病原的陽性檢出率,通常都高於規模較小和開放式的養雞棟舍模式。當前時令已進入仲春,氣溫的忽高忽低和颳風,在山東、遼寧及環渤海灣地區,更容易發生本病。
鼻氣管鳥桿菌流行特點
特點一
不同品種雞可感染,且各個日齡階段的雞均可感染。
特點二
部分ORT不是一種原發性病原菌,且經常與其他呼吸道病原協同感染,多見其與大腸埃希菌、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禽偏肺病毒、禽流感、雞支原體和副雞禽桿菌等併發或繼發感染,從而加重感染的嚴重性,單獨感染時,ORT能夠引起雞輕微的病理損傷,與其他病混感,加重病理損傷;在肉種雞,由鼻氣管鳥桿菌單一引起的臨床呼吸道症狀通常較輕,很容易被忽略。
特點三
水平傳播是鼻氣管鳥桿菌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通過氣溶膠或飲水直接或間接接觸發生水平傳播;但也可垂直傳播感染;此外,各種應激和不利的環境因素對該病有促發或加重的作用。
鼻氣管鳥桿菌臨床和剖檢症狀
症狀一
精神沉鬱、採食量減少、咳嗽、流鼻涕、結膜炎、面部水腫、呼吸困難,有時喙和鼻孔周圍可見帶血黏液。
症狀二
蛋(種)雞單一感染時,死淘率稍升高,採食量減少,呼吸道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產蛋量下降2%~5%、蛋重降低、蛋殼質量下降。
症狀三
感染ORT時,肉眼可見氣囊炎、鼻炎、肺炎、心包炎、肝周炎、關節炎、卵泡破裂和卵黃性腹膜炎等,典型病變是腹氣囊或胸氣囊內有濃稠、黃白色泡沫樣滲出物,並有乾酪樣殘留物,同時可見一側或兩側纖維素性化膿性肺炎;還可見氣管出血,管腔內有黃色、乾酪樣滲出物;有時心包膜上有出血斑點,心包腔積有大量混濁液體,心外膜出血;有的發生腸炎、肝臟壞死、脾臟腫大;亞臨床感染的肉雞僅可見到嚴重的氣囊炎。
*引自《中國禽病學》第2版
鼻氣管鳥桿菌實驗室診斷和防控措施
實驗室診斷
(1)採集病料時間和部位
當懷疑發生ORT時採集病料時間越早越好,因為鼻氣管鳥桿菌感染後10 d內最容易分離,主要採集器官有肺、氣管、氣囊和輸卵管,其次是眶下竇和鼻腔;對於亞臨床感染病雞,可採用氣管拭子分離細菌。
(2)實驗室檢測方法
為了更快、更準的進行病原鑑定,可以採用RT- PCR方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或瓊脂凝膠擴散沉澱試驗(AGP)方法同時進行檢測。
綜合防控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
合適的飼養密度、清潔的飲水、適宜的溫度、通風,提高機體抵抗力。
(2)嚴格生物安全措施
堅持良好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健全防疫、消毒制度;加強易感時間的人員、運輸車輛、器械和飼養用具的消毒,降低細菌載量。
(3)精準免疫
在產蛋前進行2次免疫,3-8周齡首免,7-12周齡二免。
(4)防止併發和繼發感染
目前對該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療,除了利福平、痢特靈、痢菌淨和氯黴素等這些違禁藥物以外,實驗室藥敏檢測還沒有單藥對其有效的藥物。所以採用聯合協同給藥、對因與對症相結合和用藥與飼養管理相結合,是有效和徹底控制本病的最有效的處理方法。
(5)獸醫治療處方
可採用高水溶、脂溶性強的氟苯尼考可溶性粉,與高穩定性的速溶鹽酸多西環素可溶性粉、易吸收的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等抗菌抗支原體藥,進行協同配比和用量的技術性調劑;然後再輔助於對症、抗病毒的藥物,進行綜合的處方治療。是這麼多年已得到臨床廣泛驗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