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應注意對雞群肝臟的保護
肝臟是機體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體內新陳代謝的中心。據估計,在肝臟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500種以上,這需要很多「酶」的參入,而維生素是酶的輔酶和輔基不可或缺的成份。
肝合成75%的生長蛋白、80%的免疫蛋白、85%的卵黃蛋白,所以要注重「保肝」。
肝臟可貯存脂溶性維生素,機體95%的維生素A都貯存在肝臟內。肝臟還是維生素C、D、E、K、B1、B6等的貯存和代謝場所,維生素缺乏,削弱了肝細胞的免疫功能。
鐵是組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份,肝臟中儲藏的鐵比體內全部血液中含有的鐵還要多。
對肝功能來說最重要的營養成份不只是蛋白質,維生素也不可或缺。在肝臟內將澱粉轉化成糖時它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素,營養素重新排列,合成新的物質(這稱為合成代謝);另外肝臟還要分解無用的物質和毒素(這稱為分解代謝)。這些活動主要靠酶,酶在發揮作用時依靠的是維生素。因此,當肝臟發生損害時,體內就無法合成維生素了。
飼料中有毒有害成份和汙染物客觀存在,夏季高溫高溼,飼料更容易發黴變質,降低適口性,同時雞群的採食量降低,往往易出現剩料現象,黴菌孢子就漂浮在空氣中,落到料上孳生,產生黴菌毒素,使飼料本身存在的黴菌毒素問題雪上加霜。
夏季是腸毒桿菌和球蟲危害最嚴重的季節,它們產生的毒素均進入肝臟;病毒性肝炎(包涵體肝炎-黃肝病)也高發;西藥一般對肝腎都是有損傷的,尤其是聯合用藥,夏季西藥用得很普遍,如治腸炎、球蟲,為了療效常常聯合用藥甚至不惜用複方製劑,損害了肝臟。
肝是心之母,一旦肝臟代謝功能下降,自然有不乾淨的血液進入心臟,灌注全身組織細胞,能好了嗎?這便形成了醫學上說的酸性體質,實質上是「血未清」。「正本清源」,我們往往注重用藥物去清源,而不重視「正本」,本末倒置,治標不治本,總是不行,所以還得從正本上做文章。還記得嗎?大腸桿菌病的治則是「清熱解毒第一位,滋肝養血佐君臣」。 萬病不治,求之於腎。雞的死亡,主要是肝腎的衰竭。肝腎同源,治療腎病,從肝做起。中醫理論講「肝氣疏洩,通調水道」。
腎可以補,但肝不能補,而是需要滋養。夏季籠養蛋雞常見病脂肪肝綜合徵和產蛋下降綜合徵,病因均在肝上。
雞因應激引起產蛋下降時,補脾健胃、滋肝養腎,予以營養調理,可使產蛋率明顯上升。
納米微乳複合維生素生物利用度高,護肝效果最佳,是滋肝養血之聖品,即使肝臟損傷也可吸收,而含25-羥基維生素D3,可繞過肝臟轉化,直接進入血液發揮作用,功效獨到,為蛋雞生產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