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立秋了,雞場應該注意什麼?

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人」,立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依然很高,尤其是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天氣依然酷熱,暑氣難消。這段時間,地表熱量積累達到高峰,最熱的時候到了。所以養雞人必須要知道立秋後的天氣變化,做好相應的飼養管理工作。

1注意預防雞的「低溫病」

夏季氣溫高,雞呼吸加強容易引起體內HCO3-的丟失,導致雞鈣、磷等礦物質代謝吸收降低,引起骨骼組織生長異常。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雞「低溫病」。防治該病必須從日糧上下工夫,應提高飼料中的鈣、磷比例,可增加2%的貝殼粉。可以在不增加攝食量的情況下滿足蛋雞對能量的需求,新增3-10‰的脂肪,增加飼料的適口性。

2注意雞舍溫度

立秋後季節交替時期氣溫容易出現突然變化、晝夜溫差變大,有時兩天內溫差可達7℃以上。溫度的突然升降會造成雞體的應激,導致健康水平和生產效能下降。

3做好滅蚊工作

這個時期蚊子的活動很猖獗,蚊子多,它們不僅通過吸血奪取雞體的營養、干擾雞隻,還會傳播疾病(白冠病等)。因此,清除幼蟲的生存環境、及時殺滅成年蚊子,對於維持雞群的健康和高產十分必要。

4做好飼料管理

季節交替時節注意溫度、溼度,防止飼料發黴,保證每天讓雞群將料槽內飼料吃乾淨一次,防止料槽底部飼料變質。夏秋季節交替時期,雞舍內常常處於溫度高、溼度大的狀況,容易引起物品的發黴。如果料槽內飼料新增過多,槽底剩餘飼料時間過長則很容易導致飼料的發黴變質。

5做好常見病的預防工作

氣溫的突然變化會使雞體的免疫力降低,一些條件性疾病(禽霍亂、白冠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常見病)也容易在此時發生。由吸血昆蟲(如蚊子)傳播的白冠病、由敗血黴形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由嗜血桿菌引起的傳染性鼻炎也都是這個時期的常見病,其他一些有呼吸系統症狀的疾病(如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等)也往往是在此時期被感染的。

6加強光照管理

這個時期的自然光照時間處於逐漸縮短的變化趨勢,它不利於雞群的產蛋。對於採用自然光照與人工照明相結合照明方式的雞舍,必須注意開、關燈的時間,保證每天光照時間的穩定。

7注意新玉米的使用

秋季來了市場上會出現大批的新玉米,新玉米水分含量較高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玉米的營養,隨著水分的升高粗蛋白含量顯著降低,所以要及時準確調整飼料配比。同時,玉米水分含量高更需要注意玉米的儲存,做好防黴措施。飼料裡面新增脫黴劑。

立秋注意預防雞球蟲病

夏秋交替時節是一年中雞球蟲病高發期,該病一旦發生,即使治療及時,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預防非常關鍵。發病特點該病一般發生於每年的6~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高溫高

立秋注意預防雞球蟲病

夏秋交替時節是一年中雞球蟲病高發期,該病一旦發生,即使治療及時,也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做好預防非常關鍵。發病特點該病一般發生於每年的6~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高溫高

立秋前後,雞群六大管理工作

夏天特殊的高溫高溼天氣,造成雞群的疾病異常複雜,腸道溼毒過多、拉稀拉血反覆、原料黴菌毒素感染嚴重、肝臟疾病頻發、無名原因的雞群蛋殼發白、掉蛋等等。再有10多天就要立秋了,

立秋後要做好新雞的催產工作

立秋以後,春天飼養的蛋雞即將產蛋。但這時新雞採食的營養,一部分用於產蛋,一部分用於身體的生長和發育,因此要提高新雞的產蛋量,必須供給營養比較豐富的飼料,進行人工催產。催

立秋後要做好新雞的催產工作

立秋以後,春天飼養的蛋雞即將產蛋。但這時新雞採食的營養,一部分用於產蛋,一部分用於身體的生長和發育,因此要提高新雞的產蛋量,必須供給營養比較豐富的飼料,進行人工催產。催

雞場應該注意的四大問題

許多養禽戶在養殖環節上經常出現一些漏洞,導致養殖效益不高,甚至暴發疫病,造成損失。一、場址選擇的問題養雞場除了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水電方便的地方以外,還應特別注意與其它雞場的距離。在肉雞飼養比較集中的地區,就存在雞舍間距離太小,環境汙染嚴重的

新一輪的陰雨天來了,你的雞場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夏季因為降雨過多,會造成雞舍過於潮溼,如不做好通風去溼的工作將會影響到雞的健康,所以多雨季節要加強通風和防疫工作,同時要提高雞體的體質,應對環境變化,減少發病。下面是多

初春雞場通風到底怎麼做?

大部分養殖戶會存在一個誤區冬夏溫度極寒/極熱,應該是通風管理重點季節,春秋溫度正好,通風容易控制。其實不然,事實上,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外界溫差較大,如果不注意通風管理,

高溫高溼的環境中小雞場如何應對

高溫暴雨雙重夾擊,天氣變幻莫測,人可以加減衣物、開空調、喝冷飲,而雞群只能靠人工協助。今天來講講雨季和高溫情況下,養雞應該注意哪些要點,養雞人看仔細,千萬別踏入誤區!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