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新開產的雞採食量多少才正常?

最近經常有養殖戶反映,雞群目前100-130天,大群基本正常,就是採食量低,見蛋後還達不到2兩,有的雞群因為採食量低,造成發育慢,遲遲不見蛋,有的雞群見蛋後產蛋率上升太慢。

針對青年雞和新開產雞群採食量低的情況,首先要排除疾病因素:這個階段引起採食量低常見的疾病有:滑液囊支原體、腺肌胃炎,再就是最近溫度變化引起的感冒,針對不同原因採取不同治療方案,可以諮詢專業獸醫如何解決,同時要注意開產前驅蟲。

那究竟開產蛋雞在這個季節採食量多少才算正常呢?其實雞群秋冬季本身就比夏季採食量要高,那雞群的採食量究竟正常不正常該如何計算呢?

採食量起著重要的作用,會影響到蛋雞的產蛋效能,養雞人一定要了解採食量計算公式,有一位眾聯禽料的老使用者分享了自己總結的蛋雞採食量公式,供大家參考:

一、影響蛋雞採食量的主要因素

1、飼料營養水平

(1)、飼料能量水平

(2)、飼料的營養均衡性

(3)、飼料原材料的質量和新增比例

2、蛋雞品種的影響蛋雞品種不同,採食量差異也很大。

例如:海蘭褐殼蛋雞理論採食量是110~115 g,而海蘭白是100 g。同樣是褐殼蛋雞,海蘭褐、伊莎褐(採食量較低)、羅曼褐、京紅1號採食量也有區別。不同品種的蛋雞營養要求和採食量不同,切不可因計較採食量而刻意限飼,從而影響該品種產蛋效能的發揮。

3、環境因素的影響雞舍平均溫度

在適宜溫度(13~23 ℃)下,隨著溫度降低,雞需要的能量增多,採食量升高;反之則採食量下降。高溫環境下,蛋雞首先表現出採食量下降而飲水量增加。冬季天氣變冷,雞隻自身有調節進食的能力,為維持體溫而增加採食量。實際生產中標準化保溫雞舍蛋雞日均採食量均顯著低於開放或半開放雞舍。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蛋雞採食量計算方法及影響蛋雞採食量的主要因素,蛋雞的能量需要及飼料的能量濃度對其採食量起決定性作用,除飼料的能量水平外,飼料營養均衡性、飼料原材料的質量和新增比例、品種、自身體重、產蛋量、飲水量、雞舍環境、管理水平等也影響蛋雞採食量。

 

防治產蛋雞猝死五招可用

產蛋雞猝死症,是當今蛋雞生產中以籠養雞夜間突然死亡或癱瘓為主要特徵的疾病。裝籠不久的新開產母雞和高產雞易發。臨床表現急性病雞往往突然死亡,初開產的雞群產蛋率在20%~60%之間

夏季養雞,常見問題及養殖管理建議

1.夏季養雞常見問題1、熱應激:蛋雞一般適產蛋環境溫度為18-27℃,超過32℃時產蛋率比最適產蛋環境溫度時產蛋率下降5-7%,蛋重減輕5%。新開產的蛋雞羽毛濃密,產蛋恰又處於高溫環境,是最

夏季蛋雞產蛋疲勞綜合症的防治

產蛋疲勞綜合症又稱產蛋猝死症,發病雞大多是新開產母雞和高產雞,夏季易發。本病主要特點:初產蛋雞,當產蛋率達40%-80%時,發病死亡率最高,死亡高峰在凌晨13點左右突然死亡或癱瘓,

禽類採食量計算公式大全

肉雞採食量計算公式參考《一》1000只肉雞某一天的全天採食量公式為:(表一)例如:1000只肉雞第15天的全天採食量為:①158=120斤或②(15-2)10=130斤參考《二》肉雞:從第一天開始每天增加5克

雞的採食量與飼料營養濃度

雞的採食量與飼料營養濃度要了解雞群的飼料報酬和健康狀況,觀察和計算採食量是日常不可忽視的一環。採食量的對照標準,一是種禽公司所提供的商品代雞飼養管理手冊中的日周採食量變

蛋雞採食習性的變化

成年蛋雞生理習性在一年四季中有很大差異,其差異呈現規律性的迴圈變化,按照此種規律進行飼養管理,可更好地獲得生產效益。(一)採食習性的變化規律成年蛋雞、種雞在夏季和冬季採食

蛋雞採食習性的變化

成年蛋雞生理習性在一年四季中有很大差異,其差異呈現規律性的迴圈變化,按照此種規律進行飼養管理,可更好地獲得生產效益。(一)採食習性的變化規律成年蛋雞、種雞在夏季和冬季採食

高溫天肉雞採食量緣何下降?如何提升?

在雞的養殖中,高溫天會出現肉雞採食量低的問題,如果採食量較少,則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足,就會影響肉雞的生長髮育,增重減慢,嚴重時還會出現疾病,甚至是死亡。怎樣提高肉雞的採食

炎炎夏日蛋雞採食量突然下降,我有招兒

在炎熱的夏季,雞群採食量會大幅度下降。據有關資料顯示:環境溫度在28~32℃時,溫度每升高一度,採食量就下降1.5%;環境溫度在32~38℃時,溫度每升高一度,採食量下降5%。可見雞群在環境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