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舍側風窗,你的計算方法科學合理嗎?
成雞生長和產蛋最適宜的溫度是18-25℃,在13-28℃之間也可以達到很好的生產水平,舍內的晝夜溫差最好控制在5℃之內,最大不超過8℃,舍內水平點的溫度控制在2℃以內,垂直溫差不超過1℃。雞舍裡面的溫度要根據外界溫度的變化進行調整,使溫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
在這裡主要講講通風系統中的側牆通風窗,又名通風窗 雞舍進風窗。
一、側風窗的作用
在負壓通風的方式裡,有2個時期是需要用到側風窗的。
1.採用混合通風的模式時候使用:雞舍末端的排風扇進行排風,關閉雞舍前端和側牆溼簾位置的進風口,使空氣從雞舍側牆上方的通風窗進入雞舍,這樣的話,既能保證新鮮空氣進入雞舍,又能避免進入的冷空氣直接吹到雞隻身上。特別在春、秋季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舍內換氣,使空氣均勻混合,達到均衡舍內溫度。
2.採用橫向通風的模式時候使用:將排風扇安裝在一邊側牆上,在進行橫向通風時只開啟橫向風機對面側牆的進風口,而與橫向風機同側的進風口則關閉。橫向通風是為了在既保證空氣質量的同時又不會導致雞舍內環境溫度變化太大,因為橫向通風時雞隻基本感覺不到有風吹過。一般是寒冷季節和育雛期間使用。
二、側風窗的規格
大多數情況下,最好使進風隙幾乎達到雞舍的全長,才能得到足夠的通風,所以在實際中最好讓進風口儘量細長。外型尺寸有多種,一般有:寬560mm,高270mm;寬600mm,高320mm,或者寬700mm,高300mm等規格。
三、側風窗的材料
一般採用工程塑料注塑加工製成,耐用程度高,抗老化性強.外口最好裝有防鳥網。
四、側風窗如何配置
很多公司在配置通風窗的時候,不是根據雞隻數量所需要的通風量來計算,而是根據雞舍長度來估算,3米或者4米一個。這種毫無根據的經驗式設計會給飼養過程中通風工作帶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使溫控系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一般來說最適宜的負壓為16.3pa,最適宜的側牆進風風速為4.7m/s。
側牆進風口及風門數量計算原理:
只要計算出混合通風的進風量,如果通過側牆風門的進風量能滿足混合通風時的排風量要求,此時的風門數量肯定也能滿足最小通風的要求。空氣交換率=總雞舍體積/排風量 最小通風:8-15分鐘 過渡通風:5-8分鐘 最大通風1分鐘 ,每隻雞每公斤體重換氣量 0.015(立方米/千克/分鐘)。
示例:雞舍長100米,寬12米,牆高3.8米,脊高1.5米,則雞舍體積為5460m³,假設過渡通風以5分鐘來計算,則 每秒鐘的換氣量=5460m³÷5÷60=18.2m³。
側進風口面積:
假如進口風速 4.7m/s, 則進氣口面積=18.2m³÷4.7m/s =3.87㎡,
側風窗個數:
假設每個風窗長0.56m,寬0.27m, 3.87㎡÷0.1≈39個進氣窗,考慮到暖季風窗最多開啟45°角,需要設定風窗78個,即每側牆39個)
五、側風窗的安裝
側風窗離雞籠頂不少於500,屋檐離小窗不少於300,小窗的一側牆壁必須保證同一平面;小窗下方15cm高度內必須為可固定膨脹螺栓結構不可採用空心磚;為防止雨水倒灌,小窗洞口下沿內側高於外側。
在實際的運用中,養殖戶必須注意的一個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那就是進風口開的太小,很容造成負壓性缺氧,造成腹水等等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進風口不夠,進去的新鮮空氣少,造成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