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戶消毒應注意什麼
一 藥物的濃度和作用時間
養殖戶一般都知道,消毒藥物的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但是濃度大、時間長會對組織的刺激性大。但如果濃度過低、接觸時間過短,又不能很好地達到消毒的目的。因此,養殖戶應根據消毒藥物的特性和消毒的物件,恰當掌握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
二 環境溫溼度
在適當範圍內,溫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溫度每增加10℃,消毒效果增強1~1.5倍,因此消毒通常在15~20℃的溫度下進行。另外,環境溼度也會影響消毒效果,溼度過大或者非常乾燥都不能保證消毒效果。
三 環境中的有機物含量
消毒藥物的消毒效果與環境中的有機物含量是成反比的,如果環境中有機物的汙物較多,也會影響消毒效果,因為有機物一方面可以掩蓋病原體,對病原體起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可降低消毒藥物與病原體的結合從而降低消毒藥物的作用,所以建議養殖戶在對雞舍消毒時,儘量清理乾淨雞舍內的雞糞、牆壁上的汙物,以提高消毒效果。
四 環境中酸鹼度
環境中的酸鹼度對消毒藥物藥效有明顯的影響,如酸性消毒劑在鹼性環境中消毒效果明顯降低;表面活性劑的季銨鹽類消毒藥物,其殺菌作用隨pH值的升高而明顯加強;苯甲酸則在鹼性環境中作用減弱;戊二醛在酸性環境中較穩定,但殺菌能力弱,,當加入0.3%碳酸氫鈉,使其溶液pH值達7.5~8.5時,殺菌活性顯著增強,不但能殺死多種繁殖性細菌,還能殺死帶芽胞的細菌;含氯消毒劑的最佳pH值為5~6;以分子形式起作用的酚、苯甲酸等,當環境pH值升高時,其殺菌作用減弱甚至消失;而季銨鹽、氯已定、染料等隨pH值升高而增強。
五 微生物的敏感性
不同的病原體對不同的消毒藥敏感性有很大差別,如病毒對酚類的耐受性大,而對鹼性的消毒藥物敏感;乳酸桿菌對酸性耐受性大,生長繁殖期的細菌對消毒藥較敏感,而帶芽胞的細菌則對消毒藥物耐受性較強。
六 消毒藥物的拮抗作用
兩種消毒藥物混合使用時會降低藥效,這是由於消毒藥的理化性質決定的,所以養殖戶在消毒時儘量不要用兩種消毒藥物配合使用,並且兩種不同性質的消毒藥使用時要隔開時間。如:過氧乙酸、高錳酸鉀等氧化劑與碘酊等還原劑之間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但會減弱消毒作用,還會加重對面板的刺激性和毒性。
七 噴霧消毒注意事項
噴霧消毒可以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實踐中有許多養殖戶喜歡採用這種方式。但噴霧消毒需要注意的細節更多,比如:在消毒前12小時內給雞群飲用o.1%維生素c或水溶性多種維生素溶液,防止應激。選擇刺激性小、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如O.02%百毒殺、0.2%抗毒威、0.1%新潔爾滅、0.3%~0.6%毒菌淨、0.3%~O.5%過氧乙酸或0.2%~O.3%次氯酸鈉等。
在噴霧消毒前,雞舍內溫度應比常規標準高2~3℃,以防水分蒸發引起雞受涼造成雞群患病;進行噴霧時,霧滴要細。噴霧量以雞體和網潮溼為宜,不要噴得太多太溼,一般噴霧量按每立方米空間1 5毫升計算,乾燥的天氣可適當增加,但不應超過25毫升/立方米,噴霧時應關閉門窗;冬季噴霧消毒時最好選在氣溫高的中午,平養雞則應選在燈光調暗或關燈後雞群安靜時進行,以防驚嚇,引起雞群飛撲擠壓等現象。
八 石灰消毒
許多養殖戶喜歡用乾的生石灰消毒,這是很不科學的。用生石灰消毒時要把生石灰加水變成熟石灰,再用熟石灰加水配成乳濁液進行消毒,一般用熟石灰加入40%~90%(按重量計)的水,生成10%~20%的石灰水乳液,潑灑地面即可。
石灰水溶液必須現配現用,不能停留時間過長,否則易使石灰水溶液形成碳酸鈣而降低消毒效果;在乾燥的天氣不要用石灰粉在雞舍內撒佈消毒,以免漂浮在雞舍內的石灰粉吸入鼻腔和氣管,對雞的鼻腔和氣管產生刺激,容易誘發呼吸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