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注意預防產蛋下降的發生
冬春季節注意預防產蛋下降的發生
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 李彬 每年的冬春季節(11月-來年5月份)是各種疾病頻繁發生的時期,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比其他季節升高。為使廣大養殖戶能更好地做好預防工作,減輕疾病帶來的損失,現將我們的近幾年來調查的疾病情況及建議的預防措施介紹如下,希望能夠對廣大養殖戶能夠有所幫助。 我們對2007年-2010年以後每年冬春季造成產蛋下降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和統計。發現造成產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因素,如新城疫、禽流感、傳支、腦炎、鼻炎等。其中新城疫的發病率為最高,其次為禽流感、腦炎、鼻炎等。 一、2007年-2010年冬春季產蛋下降流行病學調查表 我們對全國主要蛋雞主產區2007年-2010年(從11月份至來年5月份)產蛋下降的病例綜合統計分析。 二、 常見疾病的發病特點:
	      1 雞新城疫   該病主要發生在產蛋上升期及初到高峰期間。雞群首先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症狀、表現甩鼻、呼嚕。隨後2-3天採食量及產蛋率開始減少,採食量下降幅度一般為20-30%,產蛋率下降的幅度從20%-70%不等,而且蛋殼質量變差,蛋殼明顯褪色、軟殼蛋增多。產蛋下降的時間一般在7-10天即可降到低谷,產蛋回升較為緩慢,大約需要30天左右才能回升到原產蛋水平的80%左右。 
	      2 禽流感 由於人們普遍對禽流感進行了免疫,所以發生典型的病例很少,基本可以控制典型禽流感的發生。但在一些環境汙染嚴重的地區或免疫不確實的雞場也有發生。禽流感主要流行弱毒(H9N2)和強毒(H5N1)兩種,現簡單介紹其發病特點。 
	      弱毒禽流感(H9N2):
	      ①典型:多發生在未免疫雞場,發病雞群採食飲水下降嚴重,大群精神不振,張口伸頸喘、呼嚕、咳嗽、甩鼻,部分發病雞腫頭、腫臉、雞冠發紫,拉黃綠色稀糞,產蛋率下降70~90%不等,蛋殼發白,軟皮蛋、畸形蛋增多。死亡率一般在5-8%左右。
	      ②非典型:發生於免疫過的雞群,主要發生在200~300日齡的雞群,發病雞群採食飲水下降,有呼吸道症狀,個別雞隻表現伸頸、張口喘,病雞拉黃綠色稀糞,病雞精神不振;產蛋率下降10~30%,有少量死亡,死亡率在1~3%左右。 
	      強毒禽流感(H5N1):
	      ①典型:各種日齡的雞群均可感染,死亡率高達70%以上。發病雞群大群精神、採食、飲水正常,產蛋和蛋殼質量基本正常,突然出現較高的死亡率,死亡快,死亡的數量迅速增加,死亡的雞冠、肉垂髮紫,腫頭、腫臉(腫脹部位發紫)。
	      ②非典型:雞群初期大群精神尚可,中後期大群精神不振。發病2~4天后,採食量和產蛋率開始下降,產蛋下降幅度從10~70%不等,蛋殼質量整體褪色,質量變差。每天出現一定的死亡,死亡率在2~30%不等。病程的長短與其免疫狀況及飼養管理等密切相關,產蛋一般在10~20天后逐漸開始恢復,可回升到原先產蛋率的80~85%左右。 
	      3 禽腦炎: 該病最近兩年在產蛋雞群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產蛋雞群發病後主要表現為產蛋下降和蛋重變小,產蛋下降一般為7~10天,下降幅度為20~30%左右,恢復期一般大約需7~10天,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發病期間雞群的精神、採食、飲水、糞便、死淘均無明顯的變化。 
	      4 傳染性鼻炎:本病可發生於各種日齡的產蛋雞群,但主要在100日齡-250日齡的雞群多發;發病後雞群出現呼嚕、甩鼻等呼吸道症狀,大群採食、飲水下降,病雞流鼻液、腫臉(早期大多為單側性腫臉),精神不振,縮頸閉眼;部分雞隻發燒、頭插翅膀下,產蛋率下降10~30%不等。早期一般死亡率不高,但後期如激發大腸桿菌病則死淘汰率高;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或繼發其它疾病均可加重病情。
	       三、建議的預防措施:
	      1、加強雞場內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注重對外來流通環節的消毒隔離。
	      根據我們調查,發病雞場大多存在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現象,如外來人員平時進出雞場消毒不嚴、外來的車輛(如拉雞糞、雞蛋的車輛)隔離措施不到位、外來的物品(如蛋筐等)未經消毒就帶入雞場,給平時的防病控病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增加了各種疾病發生的機率。
	      建立良好的消毒隔離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病毒傳播的途徑,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對於控制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流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加強日常飼養過程中的管理措施,特別注意通風換氣與保持舍溫的相對穩定。
	      冬季大多數養殖戶都比較重視保溫,窗戶一般都關的比較嚴實,不太注意通風換氣。其實對於成年產蛋雞群來說,只要天氣不是突然大幅降溫或颳風的情況下,白天還是應該適當以通風為主,尤其在中午的時候。雞舍溫度可以適當低一點,只要雞舍溫度不要波動太大就可以。
	      3、產蛋雞群應特別注重雞群的體重變化,產蛋雞一定要保證體重達標,尤其應重視120-200日齡階段產蛋上高峰期間的體重。
	      4、選擇有針對性的疫苗,並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式,是防制疾病的重要保證因素。
	      建議的免疫程式(僅供參考)
	            80日齡    禽腦脊髓炎活苗                              1羽份    飲水或注射
	            雞傳染性鼻炎(高效濃縮)疫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10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或飲水
	            新城疫-減蛋綜合症-傳支三聯種代油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20日齡       禽流感(H5)油乳劑滅活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30-135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或飲水
	           新城疫-禽流感(H9) 二聯種代油乳劑滅活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80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
	          同時新城疫-禽流感二聯種代滅活疫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以後每隔6-8周左右使用新易靈(HC株)或新克靈(CS2株)疫苗,2倍量噴口或飲水。
	 
	      二、 常見疾病的發病特點:
	      1 雞新城疫   該病主要發生在產蛋上升期及初到高峰期間。雞群首先出現輕微的呼吸道症狀、表現甩鼻、呼嚕。隨後2-3天採食量及產蛋率開始減少,採食量下降幅度一般為20-30%,產蛋率下降的幅度從20%-70%不等,而且蛋殼質量變差,蛋殼明顯褪色、軟殼蛋增多。產蛋下降的時間一般在7-10天即可降到低谷,產蛋回升較為緩慢,大約需要30天左右才能回升到原產蛋水平的80%左右。 
	      2 禽流感 由於人們普遍對禽流感進行了免疫,所以發生典型的病例很少,基本可以控制典型禽流感的發生。但在一些環境汙染嚴重的地區或免疫不確實的雞場也有發生。禽流感主要流行弱毒(H9N2)和強毒(H5N1)兩種,現簡單介紹其發病特點。 
	      弱毒禽流感(H9N2):
	      ①典型:多發生在未免疫雞場,發病雞群採食飲水下降嚴重,大群精神不振,張口伸頸喘、呼嚕、咳嗽、甩鼻,部分發病雞腫頭、腫臉、雞冠發紫,拉黃綠色稀糞,產蛋率下降70~90%不等,蛋殼發白,軟皮蛋、畸形蛋增多。死亡率一般在5-8%左右。
	      ②非典型:發生於免疫過的雞群,主要發生在200~300日齡的雞群,發病雞群採食飲水下降,有呼吸道症狀,個別雞隻表現伸頸、張口喘,病雞拉黃綠色稀糞,病雞精神不振;產蛋率下降10~30%,有少量死亡,死亡率在1~3%左右。 
	      強毒禽流感(H5N1):
	      ①典型:各種日齡的雞群均可感染,死亡率高達70%以上。發病雞群大群精神、採食、飲水正常,產蛋和蛋殼質量基本正常,突然出現較高的死亡率,死亡快,死亡的數量迅速增加,死亡的雞冠、肉垂髮紫,腫頭、腫臉(腫脹部位發紫)。
	      ②非典型:雞群初期大群精神尚可,中後期大群精神不振。發病2~4天后,採食量和產蛋率開始下降,產蛋下降幅度從10~70%不等,蛋殼質量整體褪色,質量變差。每天出現一定的死亡,死亡率在2~30%不等。病程的長短與其免疫狀況及飼養管理等密切相關,產蛋一般在10~20天后逐漸開始恢復,可回升到原先產蛋率的80~85%左右。 
	      3 禽腦炎: 該病最近兩年在產蛋雞群發病率有明顯的上升趨勢。產蛋雞群發病後主要表現為產蛋下降和蛋重變小,產蛋下降一般為7~10天,下降幅度為20~30%左右,恢復期一般大約需7~10天,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發病期間雞群的精神、採食、飲水、糞便、死淘均無明顯的變化。 
	      4 傳染性鼻炎:本病可發生於各種日齡的產蛋雞群,但主要在100日齡-250日齡的雞群多發;發病後雞群出現呼嚕、甩鼻等呼吸道症狀,大群採食、飲水下降,病雞流鼻液、腫臉(早期大多為單側性腫臉),精神不振,縮頸閉眼;部分雞隻發燒、頭插翅膀下,產蛋率下降10~30%不等。早期一般死亡率不高,但後期如激發大腸桿菌病則死淘汰率高;雞群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或繼發其它疾病均可加重病情。
	       三、建議的預防措施:
	      1、加強雞場內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注重對外來流通環節的消毒隔離。
	      根據我們調查,發病雞場大多存在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的現象,如外來人員平時進出雞場消毒不嚴、外來的車輛(如拉雞糞、雞蛋的車輛)隔離措施不到位、外來的物品(如蛋筐等)未經消毒就帶入雞場,給平時的防病控病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增加了各種疾病發生的機率。
	      建立良好的消毒隔離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病毒傳播的途徑,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對於控制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流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加強日常飼養過程中的管理措施,特別注意通風換氣與保持舍溫的相對穩定。
	      冬季大多數養殖戶都比較重視保溫,窗戶一般都關的比較嚴實,不太注意通風換氣。其實對於成年產蛋雞群來說,只要天氣不是突然大幅降溫或颳風的情況下,白天還是應該適當以通風為主,尤其在中午的時候。雞舍溫度可以適當低一點,只要雞舍溫度不要波動太大就可以。
	      3、產蛋雞群應特別注重雞群的體重變化,產蛋雞一定要保證體重達標,尤其應重視120-200日齡階段產蛋上高峰期間的體重。
	      4、選擇有針對性的疫苗,並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式,是防制疾病的重要保證因素。
	      建議的免疫程式(僅供參考)
	            80日齡    禽腦脊髓炎活苗                              1羽份    飲水或注射
	            雞傳染性鼻炎(高效濃縮)疫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10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或飲水
	            新城疫-減蛋綜合症-傳支三聯種代油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20日齡       禽流感(H5)油乳劑滅活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30-135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或飲水
	           新城疫-禽流感(H9) 二聯種代油乳劑滅活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180日齡      新克靈(CS2)                                      2倍量注射
	          同時新城疫-禽流感二聯種代滅活疫苗                     0.5毫升/只頸部皮下注射
	以後每隔6-8周左右使用新易靈(HC株)或新克靈(CS2株)疫苗,2倍量噴口或飲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