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蛋雞絛蟲病的診治與分析
雞絛蟲病是絛蟲寄生於腸道內,引起雞糞便稀薄、產蛋率下降、蛋殼顏色變淺、蛋重輕、畸形蛋增多的一種寄生蟲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6~11月份多發。絛蟲病生活史較複雜,需要一個或兩個中間宿主,主要是螞蟻、甲克蟲、蒼蠅及一些軟體動物為其傳播宿主。一旦感染本病,蛋雞生產效能會受到損害,給廣大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 發病情況 2014年7月3日,杏花村張某飼養的5 000只190日齡海蘭褐蛋雞,7天內產蛋率由95%下降到80%,蛋重偏輕,雞蛋個體小,約有10%~15%雞冠發白,倒冠。蛋殼顏色淺,變白(明顯)約佔10%~30%。採食量正常,飲水增加。用雙黃連口服液和恩諾沙星治療5天無效果。 二 臨床症狀 病雞消瘦、不願走動、呆立、羽毛鬆亂無光澤,病雞排出的糞便中可見多少不等的白色、大米粒大小、長方形絛蟲節片,成熟的節片中有蟲卵。 三 病理變化 病雞消瘦,十二指腸降部向下進入空腸10釐米左右可見蟲體,小腸黏膜肥厚,盲腸扁桃體出血腫脹,其他臟器無明顯變化。 四 治療 用吡喹酮20毫克/千克體重拌料,集中1次投服。5天后再用1次。每噸飼料新增魚肝油500克,連用7天。 檳榔煎劑飲水。檳榔煎劑的製法是用檳榔粉1克/千克體重(檳榔粉的用量不能太大,以免中毒),加水煮成檳榔液,用紗布濾去藥渣,冷卻後待用,一般服完藥後2小時內開始排蟲,持續1~2小時排完。吡喹酮第二次驅蟲後產蛋率開始恢復,20天后產蛋恢復正常。 五 籠養蛋雞感染絛蟲的原因分析 雞通過吞食絛蟲的中間宿主螞蟻、蒼蠅、甲蟲、蛞蝓、螺獅等感染絛蟲,接觸不到這些中間宿主是不會感染絛蟲的,由於雞舍條件原因,籠養蛋雞能接觸到的主要是蒼蠅,所以臨床以賴利絛蟲和漏斗帶絛蟲多發,由於接觸不到蛞蝓和螺獅,所以不會感染戴文絛蟲。 除了球蟲,籠養蛋雞主要感染的是雞絛蟲,因為在夏秋季節蒼蠅大量繁殖,雞通過啄食蒼蠅感染絛蟲。雞線蟲、雞蛔蟲是直接通過蟲卵傳播的,不需要中間宿主。籠養蛋雞不接觸地面,感染機率很低,所以籠養蛋雞驅蟲要以雞絛蟲為重點。 目前蛋雞養雞戶的現實問題是散戶普遍環境衛生差,生物安全對散戶來說那只是概念,大多數做不到。蛋雞戶的規模並不像肉雞戶規模那麼大,蛋雞戶目前非常散,夏季雞舍蒼蠅亂飛,絛蟲感染也非常普遍。普通養雞戶雞舍簡陋,多數沒有較多資金來投資雞場硬體,根本談不上能做到自動上料、自動刮糞。 六 體會 近幾年來,絛蟲病在蛋雞生產中發病並不少見,由於對寄生蟲病的防範意識較低和對生產效能的危害認識不足,容易忽視寄生蟲感染的問題,臨床中常造成誤診,延誤了治療時機,並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部分養殖戶不認識絛蟲,直到用了驅蟲藥以後,看見被驅下的節片,才引起注意。另外很多養殖戶習慣用伊維菌素作為廣譜驅蟲藥物,然而實踐證明這一類藥物對絛蟲無殺滅作用。環境衛生差的雞舍,雞感染絛蟲病後,腸道寄生部位呈針尖大結節樣病變,中央凹陷。大量蟲體聚集時,引起腸堵塞,可造成腸破裂和腹膜炎,雞群出現死亡。此外,蟲體的代謝產物可引起病雞自體中毒,呈現神經症狀如痙攣等。 蒼蠅是絛蟲的重要中間宿主,沒有蒼蠅的雞舍絛蟲很少見,但是籠養蛋雞舍極少數能做到密閉性養殖,如果開產前後不驅蟲,雞感染了絛蟲,絛蟲是不會自己排出來的,只能依靠藥物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