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夏季蛋雞腹瀉
隨著夏季的到來,溫度持續攀升,而雞體自身沒有汗腺,故溫度調控能力差。雞體最適宜的外界溫度為18℃~24℃,因而當外界溫度升至25℃以上時,雞隻便會處於熱應激狀態,表現為採食量下降,從而導致營養攝入不足、產蛋率下降。而雞隻通過飲水來降低體溫,又極易造成因飲水過度而產生腹瀉。為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營養調控手段來減輕夏季蛋雞腹瀉。
調節日糧蛋白能量水平
高溫時節雞隻採食量下降,可根據各品種蛋雞採食量的下降程度來調整日糧營養水平,但整體提高日糧營養濃度的傳統做法並不恰當。一般產蛋雞的粗蛋白需要量為16%左右,有些養殖戶片面強調蛋重或蛋個而增加豆粕用量,導致因蛋大造成脫肛和吸肛,糞便發黃發稀,飼料轉化率低。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提高日糧的能量水平來解決,具體可新增油脂來提高能量水平,還可以降低飼料粉塵、減少飼料損失,但脂肪易氧化變質,可適當增加抗氧化劑。對於高蛋白水平日糧可以適當降低蛋白水平,也可用氨基酸替代蛋白質來減輕腹瀉及熱應激的情況。
控制飼料中鹽分含量
為了提高蛋白含量,養殖戶一般選擇新增魚粉等高蛋白原料,但魚粉含鹽量高,如果配方設計時缺乏考慮也容易導致飼料中的食鹽含量過高,加劇蛋雞腹瀉。所以在炎炎夏季,控制好鹽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保持飼料中合適的粗纖維水平
產蛋期日糧中一定要含有少量的麩皮,以提供粗纖維,防止啄癖的發生。一般配合料中都有2%左右的新增量,但不宜過多,使用過多一方面稀釋了飼料的營養濃度,同時也易造成糞便不成形、發散發稀。
防控黴菌毒素的危害
夏季天氣炎熱且溼度大,飼料中的原料如玉米等容易發生黴變,進而產生黴菌毒素,黴菌及黴菌毒素會降低機體免疫力,並且損壞蛋雞的腸黏膜,使其通透性增加,造成腹瀉。在飼料中新增防黴劑、黴菌吸附劑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蛋雞安全,從而更好地應對熱應激的危害,但更重要的是注意飼料儲存條件,應做到避光避熱,儘快使用。
新增抗應激物質 減緩熱應激危害
夏季氣溫增高,因熱應激誘發腹瀉的機率大大增加,因此,採取適當的抗熱應激措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腹瀉的危害。
維生素C是目前國內外研究報道最多的抗熱應激新增劑,可以減少因熱應激而造成的死亡,並提高產蛋率;維生素E有保護細胞膜、防止氧化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對預防熱應激有一定的效果;B族維生素對緩解熱應激、提高生長速度、增加蛋重和產蛋量也有一定作用。
以上減少蛋雞夏季腹瀉的方法僅限於營養調控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在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均衡的同時,為雞群創造一個舒適的飼養環境,使其發揮最佳的生產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