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使肉種雞均勻度進步的方法
均勻度是指雞群中每隻雞體重大小的均勻程度。它是肉種雞育成期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指標,均勻度的高低既能檢驗育成期限飼的效果,又能預測雞群的生產效能。均勻度高的雞群,開產一致,產蛋高峰突出而持久,累積產蛋數,種蛋合格率高。所以要使雞群多產蛋產好蛋,就得從方方面面提高雞群的均勻度。
一 嚴格的防疫衛生制度、科學的免疫程式
小雞進場前,公司根據各場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而合理的免疫程式,並配相應的進口疫苗,同時做好各種衛生防疫消毒工作。苗雞一到場就進行嚴格的隔離飼養,即封閉式育雛,以使雞群不發病或少發病。如果沒有這一措施,或者措施不嚴,雞群一旦感染疾病,即使沒有死亡,也會帶來個體大小不一。所以說,實行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是提高雞群均勻度的前提與保證。
二 適宜的飼養密度及足夠的採食飲水位置
雞群飼養密度的高低,採食飲水位置的多少,對雞群均勻度的影響較大,如果飼養密度過大,水位不足,料位不夠,將會導致雞群發育不整齊,所以,我們應該給雞群發育不整齊,所以,我們應該給雞群提供適宜的生存空間,育雛期:飼養密度為11只/m2,採食位置15cm/只(料槽),飲水位置為1.5cm/只;育成期:飼養密度為6只/m2,採食分別為母雞15cm、公雞20cm,飲水位置母雞為2.5cm、公雞為4cm。
三 選擇適宜的限飼方法
為了提高雞群的均勻度,控制雞群的體重與體型,我們對種雞必須進行限飼,限飼的方法有限時、限質、限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通常1-7天自由採食,第二週控制料量,第三週開始用四三法,即每週喂料4天,停飼且,但不能連續停飼2天(即隔日),此種方法使用到17周,再改為五二法至20周,實踐證明,育成前期採用四三法,由於喂料日的料量較多,每隻雞都有充分的採食時間,這種方法很利於提高雞群的均勻度,17-20週五二法的過渡,又避免了喂料日料量超高峰的出現。
四 對雞群定期稱量、隨機抽樣
稱重的主要目的是檢驗限飼的效果和掌握雞群的均勻度,所以,我們必須在每週最後一次的停飼日對雞群進行稱重,一般隨機抽樣10%,計算其平均體重,根據體重大小(與標準相比),決定下一週飼料量,同時以平均體重±10%以內的雞佔總抽樣雞數,求得雞群的均勻度。為了確保稱重的效果,我們在稱重時,必須隨機抽樣。另外,稱重器的讀數在20克以內。
五 及時調整雞群
雞隻個體間的生長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別,如果不及時將雞群按體重大小分群,去餵給不同的飼料量,將會不利於提高雞群的均勻度。我們在育成期一般進行三、四次大小分群,分群時,將雞全群稱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欄飼養,對小雞群適當加料,這樣在2-3周內,小雞的體重能趕上中雞或大雞的體重。但我們不提供加料過多,小雞體重在短時間趕上來,以防「小壯雞」的出現,而影響日後生殖器官的發育。
六 採用科學而合理的投料方法
育成期,將喂料日的飼料在早上一次性快速投入料桶或料槽,儘可能地使雞隻在同一時間吃到飼料,通過實踐,我們認為,使用鏈式快速喂料機的效果優於料桶。
七 育成期公母分飼
由於公母雞的採食速度和喂料量有所不同,所以在育成期,應公母分開飼養,這不但有利於提高母雞的均勻度,而且也有利於提高公雞的均勻度,給日後公雞的選種創造有利的條件。
由於採取以上措施,我們公司飼養的AA肉種雞均勻度在80%以上,雞群通常在24周開產,25周產蛋率達5%,父母代雞的最高周產蛋率達90%,產蛋率80%以上維持15周,祖代雞最高周產蛋率達85.91%,產蛋的80%以上維持了10周,均超過了美國AA公司的手冊標準,而且每隻雞的累積產蛋數以及提供的合格種蛋數與苗雞數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