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雞眼炎的九種疾病與防治
一、傳染性鼻炎。病原為副雞嗜血桿菌,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典型症狀是初期流稀薄鼻液,逐漸濃稠、有臭味、變幹後成為淡黃色鼻痂,附著於鼻孔內外,使呼吸不暢。眼結膜發炎、流淚、眼瞼腫脹,臉和肉髯腫脹。防治可用菌苗及抗菌藥物。
二、雞敗血黴形體病。各種年齡雞均可感染。病雞流漿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結膜發炎、充血、流淚、呼吸道有羅音,後期眼瞼腫脹、眼部凸出、眼球萎縮,甚至失明。抗生素可防治該病。
三、眼型葡萄球菌病。多發於40~60日齡的中雛。病初病雞一側或兩側眼結膜發炎、紅腫,流出淡黃色的膿性粘液。不久眼瞼腫脹、上下眼瞼、眶下竇腫大、甚至臉部腫大,最終兩眼失明。病雞終因不能採食、飲水導致死亡。防治本病可接種滅活菌苗及用抗菌藥物。
四、大腸桿菌性全眼球炎。多發於雛雞,常在大腸桿菌敗血症恢復期出現。病雞眼瞼封閉、外觀腫大、眼內蓄積多量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黃色米粒大的壞死灶,多為單側性,偶爾雙側感染。治療可用抗生素。
五、眼型馬立克氏病。通常在2~5月齡發生,單側或雙側發病。表現為虹膜的色素消失,呈同心環狀、斑點狀或瀰漫的灰白色,俗稱「灰眼」。瞳孔邊緣不整齊,呈鋸齒狀,而且瞳孔縮小,最後僅有粟大,病眼視力喪失。此類病雞無治療價值,應及時淘汰。
六、結膜型傳染性喉氣管炎。該病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生於成雞。特徵為單側性結膜炎,流淚、眶下竇腫脹、流鼻液、產蛋雞產蛋量下降、眼分泌物從漿液性到粘膿性,致使眼瞼粘連而失明。預防本病應接種弱毒活疫苗。
七、維生素A缺乏症。維生素A對維持正常視覺和粘膜的完整性至關重要,當日糧中維生素A長期不足時,雞除生長緩慢、抗病力差外,還表現嚴重的乾眼病,即雞眼蒼白乾燥、流淚、上下瞼眼常粘合。發展到一定程度,眼內充滿乾枯樣物質,極易繼發感染而失明。防治本病的發生可在飼料中新增維生素A。
八、氨氣刺激。主要是由於舍內通風不良,雞糞堆集時間較長,產生多量氨氣積存於舍內。由於氨氣的刺激而引起角膜、結膜炎或角膜渾濁,同時伴有呼吸道症狀。防止措施主要應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通風條件,搞好舍內衛生,可避免發生此型別眼炎。
九、雞眼線蟲病。由孟鬆吸吮線蟲寄生於雞瞬膜下及眼窩引起。病雞症狀與蟲體數量有關。表現為輕度結膜炎到嚴重的眼炎、失明和眼球的完全破壞。在眼內發現蟲體即可確診。防治本病用敵百蟲溶液進行驅蟲(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