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非典型新城疫的診治
某鎮某肉雞養殖場飼養肉雞發生疾病,採集病料,進行細菌分離和病毒分離。細菌分離時,接種病料的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無細菌菌落生長。病料經處理後接種11日齡sPF雞胚,結果可使雞胚致死,胚體發育不全,全身出血,以頭部、足趾、翅膀出血尤為明顯。採集死亡雞胚的尿囊液,分離病毒,通過血凝試驗(HA),證明該病毒具有血凝性,再通過血凝抑制試驗(HI),證明該病毒的血凝效能被抗新城疫病毒標準陽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抗H5禽流感和H9禽流感標準陽性血清所抑制,初步確定所分離的病毒為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自然條件下可發生於雞、火雞、鴕鳥和鴿等。水禽鴨、鵝對本病有抵抗力,但可從鴨、鵝腸道中分離到新城疫病毒(NDv)。新城疫的發生呈現大範圍散發和地方性流行,主要發生於15~30日齡的雛雞和產蛋雞,不同地區間的發生程度存在差異,集團或企業內形成流行是主要流行特點。
一 診斷
對於該病的臨床診斷可從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等方面去進行診斷。免疫雞群中發生新城疫,臨診症狀不很典型,僅表現呼吸道和神經症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較低,有時在產蛋雞群僅表現產蛋下降。有人把這種新城疫叫做「非典型新城疫」或「亞臨診型新城疫」,也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新城疫的免疫失敗。
二 病理變化
免疫雞群發生新城疫時,其病理變化不很典型,僅見粘膜卡他性炎症,喉頭和氣管粘膜充血,腺胃乳頭出血少見,但剖檢數量較多時,可見有腺胃乳頭出血病例,直腸粘膜和盲腸扁桃體多見出血。
三 防制
對於大型現代化雞場,通過新城疫血清學監測手段,及時瞭解抗體水平,以確定最佳免疫時間。弱毒活疫苗一滅活疫苗免疫法:在初免應用弱毒疫苗免疫後,雖然抗體高峰狀態已經過去,但還存在殘留抗體時,用滅活疫苗追加免疫,則可獲得高效、持續性良好的免疫效果,此方法除可產生全身免疫外,還可引起良好的區域性免疫。
如雞群發病,要儘早隔離,並銷燬病死雞,同時對未患病雞群進行緊急接種。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強毒汙染時有發生,而疫苗接種只能減少病毒侵入雞群時帶來的損傷,不能消滅雞群記憶體在的強毒。因此,一定要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措施,嚴格消毒,切斷每個可能傳播的途徑,儘可能給雞群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以利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