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傳染性腦脊髓炎的診斷
一、流行特點
雞傳染性腦脊髓炎主要感染1月齡以下的雛雞。成雞感染本病後,一般不表現症狀,僅有2周左右產蛋減少,然後恢復正常。雛雞感染本病後,主要特徵症狀為腿軟無力癱瘓和頭頸震顫,如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大批死亡,給養雞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現將一起雛雞暴發雞傳染性腦脊髓炎的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二、臨床症狀
病雞精神較差,閉目嗜睡,繼而出現運動失調,兩腿不能自主,走動時東倒西歪,逐漸不能站立,以跗關節著地,坐於地面,呈犬坐姿勢。隨著病情的發展,神經症狀明顯,常出現頭頸震顫,最後癱瘓。個別雛雞一側或兩側眼睛晶狀體混濁,視力消失。癱雞仍有食慾和飲欲,但由於不能站立,吃不到飼料,飲不到水而被其他雞踏死或餓死。
三、剖檢病變
主要病變為腦組織水腫,在腦膜下有水樣透明感,腦膜上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著地的跗關節紅腫,腿部皮下有膠凍樣滲出液。其他臟器未見明顯變化。
四、實驗室檢驗
1. 取病(死)雞的心血、肝、脾組織塗片做革蘭氏和瑞氏染色,鏡檢未發現細菌。
2. 取病料以營養瓊脂作細菌培養,未見細菌生長。
3. 瓊脂擴散試驗。採取發病雛雞的血20份,分離血清,用已知的傳染性腦脊髓炎抗原進行瓊脂擴散試驗,測定血清中抗體,結果病雛雞血清18份均出現沉澱線。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剖檢變化和實驗室檢驗結果,診斷為雞傳染性腦脊髓炎。
五、防治措施
1. 確診後,淘汰病死雞,深埋處理,整個雞場內外環境及用具徹底消毒。雞場外環境用3%燒鹼消毒,雞舍用具用綠威霸消毒液消毒,每天1次,連續10天。
2. 加強飼養管理,飼料內增加多種維生素、維生素AD3粉、維生素E,以增加雞體抗病力。
3. 治療:飲水中加板藍根沖劑,每袋15克,每100只雛雞1袋,每天2次,連用5~7天。同時在飼料中新增0.3%鹽酸嗎啉雙胍。為防止繼發感染,同時還在飼料內新增0.2%土黴素,連用5~7天。經採取以上防治措施後,病情很快得到控制,雞群逐漸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