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生理性腹瀉的營養因素
蛋雞開產生理性腹瀉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甚至可以伴隨終生,影響飼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料蛋比和全程經濟效益。15周齡前後石粉、麩皮、豆粕的新增量都在變化,這是引起初產蛋雞生理性腹瀉的主要原因。
一、麩皮對腸道健康的有益作用
麩皮富含粗纖維,其中不可溶粗纖維在腸道內經過細菌厭氧發酵,產生丁酸、丙酸和乙酸等短鏈脂肪酸。丁酸除了作為腸上皮細胞的能量來源外,還在各種訊號通路的啟用中發揮作用,涉及食慾控制、炎症、腸道運動以及通過增加脂肪酸氧化和適應性產熱作用來消耗能量。
不可粗溶纖維可加快食糜在腸道中的排空速度,這毫無疑問會影響腸道中病原菌的數量。不可溶粗纖維會磨損腸道黏膜表層。這種磨損作用有利於消除黏附於黏膜層的致病菌,如產氣莢膜梭菌。
因此,在日糧中新增適當水平的麩皮可以降低動物腸道中有害菌的數量,促進腸道健康。預產期飼料降低麩皮新增量應該緩慢下降,給腸道菌群適應的時間,也可以在降低麩皮時新增其它纖維類物質。
二、石粉的顆粒度和增加速度對腸道健康的影響
預產期及產蛋初期石粉應該避免全部是大顆粒,至少有40%是粉末狀細小顆粒,讓雞根據需要自行選擇石粉。完全的大顆粒石粉對骨鈣沉積、蛋殼質量和腎臟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另外石粉新增過快,消耗過多胃酸,胃酸分泌不足,也會影響飼料消化吸收,造成腹瀉。
三、豆粕新增過快,增加肝腎負擔,影響腸道菌群
開產初期為了提高飼料營養,人們習慣把豆粕快速從育成期的20%左右,提高到24%左右。過多的蛋白質會造成肝腎負擔,不能被腸道完全吸收的蛋白質會在腸道後端為有害菌繁殖提供營養,兩者都不利於腸道健康。
單一一個因素可能影響不大,但以上三種原料四個因素疊加,發生生理性腹瀉的概率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