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治不愈的呼吸道多發,這個因素要考慮
白羽肉雞高死亡,是導致養殖失敗的最直接因素。隨著規模化養雞場的日益擴張,越來越多的養殖場,開始重視雞群的日常保健。但很多的時候,呼吸道疾病是防不勝防。
雞群呼吸道高發的原因:
一、環境因素誘發呼吸道
1)季節氣候多變,晝夜溫差較大,易造成舍內溫度忽高忽低,雞頻繁的受到環境應激,導致抵抗力下降,為病毒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 2)雞舍通風不良,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濃度過高時,易導致雞群發病。 3)日照時間長,溫度適宜,適合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4)空氣乾燥,舍內溼度不夠,粉塵飛沫亂飛,易對雞呼吸道黏膜產生損害。
二、自身因素
1)雞群處於亞健康狀態時接種疫苗,易引起呼吸道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易繼發大腸桿菌病、支原體病等。
2)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也影響雞群的免疫效果,如傳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症、馬立克氏病、傳染性貧血、呼腸孤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可破壞雞的免疫系統,使雞產生免疫抑制。
三、呼吸道黏膜受損
當呼吸道黏膜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刺激就會損傷呼吸道黏膜,使其不能起到正常的免疫防護功能,進而引發呼吸道病。
正常情況下,呼吸道黏膜覆蓋著一層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纖毛不停地擺動,把病原微生物、灰塵擺出體外,阻止病原菌進入機體。因此,呼吸道黏膜是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線。
環境因素誘發的呼吸道,可以通過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群自身原因可以通過提高抗病力去改善,但當機體的呼吸道黏膜受損,是我們所忽視的。
另外,一些免疫抑制疾病的發生或黴菌感染等,會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低下,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中的粘膜免疫應答能力下降,間接誘發呼吸系統疾病。
所以久治不愈的呼吸道,不要忽略黴菌毒素!
當黴菌毒素被雞群採食後,不一定馬上就會有反應,而是等毒素蓄積到一定量,集中導致雞群疾病。
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後解剖症狀:
病雞可見胸腺和法氏囊萎縮,嚴重雞隻出現胸腺消失,法氏囊萎縮變性,內有灰紅色的分泌物;嗉囊有一層白色念珠菌樣偽膜;肝臟腫大(可為正常的2-3倍),表面可見不規則白色或灰白色壞死點或壞死灶,部分脂肪變性,上有腫瘤硬化,有黃染現象,偶見有呈青綠色或黑紅色等,但大部分出現肝臟邊沿變薄如刀刃,部分肝臟上有黴菌結節,肌胃出血性潰瘍,嚴重病例腺胃嚴重腫大呈橢圓型或梭形,腺胃壁增厚,乳頭出血、透明腫脹,形似腺胃炎,但要注意區分;氣囊增厚,內有云霧狀病變;腸繫膜變化類同,部分氣囊、腸繫膜出現明顯黴菌結節;肺臟多成纖維素性肺炎,部分病死雞肺臟可見灰白色黴菌結節;腸道黏膜脫落。
雞群出現以上症狀,生產效能停止的同時,還會嚴重威脅雞群的生命,所以此時雞群還會漲料嗎?如果不及時控制,死淘率會翻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