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談白羽肉雞氣囊炎病的防控

近年來,整個行業對氣囊炎的防控問題都處於無奈狀態,個別獸藥生產企業對該病認識比較充分,也生產出相應控制產品,但是治癒率不高,在70%以下徘徊。因此,養殖戶一見「三炎」 病變,則恐慌。隨著獸藥企業對該病關注的加大,目前部分獸藥企業已生產出療效確切的西藥產品,治癒率可達90%以上。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由於病因多樣化、症狀綜合化、混感嚴重化,導致對白羽肉雞氣囊炎的認識和控制仍然存在很多誤區,從而達不到及時控制的效果。下面就氣囊炎的病因、流行新特點和防控要點進行簡要闡述。

一、白羽肉雞氣囊炎病因

對於白羽肉雞氣囊炎的病因問題,業內人士眾說紛紜,但是混合感染被普遍認可。該病病因經歷了由單一到多病因的發展過程,但是,目前仍有少數人對氣囊炎的認識,停留在單一大腸桿菌感染的簡單層面上。

2005年以前,發生氣囊炎的病例基本上都是大腸桿菌導致的。但是隨著行業的發展,飼養模式的調整,飼養密度的加大,模式和管理人員的不協調,導致了支原體病的逐漸增多,並且逐步成為引起氣囊炎的主要病因。氣囊炎病變更多的病因是由支原體、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引起的。2006-2007年又開始出現用常規抗大腸桿菌和支原體藥物效果不明顯的現象,這段時間氣囊炎成為了行業普遍存在的疑問或困惑。通過國家權威部門的檢測和認定,發現H9N2也成為直接誘發白羽肉雞氣囊炎的常見因素。於是逐漸的,在控制該病時,行業人將抗流感藥物、抗大腸桿菌和支原體藥物聯合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當時,在雞病專業網、雞病疑難解答網上有大量的對於該病的諮詢;經過臨床證明,在治療氣囊炎病過程中抗流感藥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藥物, AIV所導致的病雞發生包心、包肝和氣囊炎的機率,遠遠高於單純大腸桿菌性所導致的氣囊炎發病率。但是從2009年至今,白羽肉雞氣囊炎病聯用常規的抗流感藥物、抗大腸桿菌、支原體藥物效果也不明顯了,不理想。於是行業人開始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理?究竟現在的氣囊炎病是什麼因素引起的?為什麼原來高敏的抗菌藥、療效確切的抗AI藥物,聯合後沒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沒效?氣囊炎再度成為整個白羽肉雞乃至麻雞、黃雞疫病防控中最為突出的難題。

目前通過實驗室檢測與臨床試驗證實:引起白羽肉雞及其它家禽發生氣囊炎病症的病因有多個,分別是AIV、大腸桿菌、支原體衣原體、黴菌毒素、鼻氣管鳥桿菌、鏈球菌等,它們是以隨機併發、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的形式出現。

二、氣囊炎流行新特點

(一)發病季節

秋末、冬季、春季。

(二)臨床特點

接種疫苗後呼吸道多出現異常,然後雞群出現大量腎臟腫脹、腎臟花斑樣腫脹(尿酸鹽沉積)、部分腎臟被膜下出血;發病3-4天后出現氣囊炎、纖維素樣「包心包肝」病變和乾酪樣滲出物;肺臟充血、出血、肺三級支氣管內有纖維素樣物質堵塞,二級支氣管內有條狀物質堵塞,部分病雞肺臟內有不規則結節等。山東、遼寧地區業內稱為「爛肺病」。發病雞群,多有管理不當,固定設施構建不合理,通風換氣不合理等等因素存在;如果這些因素不及時改善,即使用大量的藥物和方案也很難見效或徹底控制。

三、氣囊炎的預防

(一)首先,飼養管理的科學性與員工的責任心對防止該病的發生起決定作用。平時要求飼養員認真檢查裝置的完整性、飲水器的暢通性,並且能夠及時地清理糞便。特別應該注意的是對溫度和通風兩者關係的把控,不能為了節省燃料而減少通風,引起NH3、CO2等有害氣體濃度高,直接持續刺激呼吸道黏膜,從而增加感染支原體和大腸桿菌的機會。

(二)接種凍幹疫苗期預防。因接種凍幹疫苗誘發此病現象極為普遍,建議接種疫苗前後,使用高效黃芪多糖配合抗支原體藥物,清除呼吸道內支原體,提高抗應激能力,減少疫苗應激引起的呼吸道。

(三)黴菌毒素中毒病逐漸成為行業最普遍的免疫抑制病,臨床上多呈肌胃炎、肌胃腺胃形式流行。目前仍有40%的行業人士或單位不認知現在流行的「腺胃炎」是黴菌性肌胃腺胃,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黴菌因素已經成為一個影響整個畜牧業的生物安全問題,由簡單的飼料黴變條件病,上升為可以垂直傳播的生物安全病,導致家禽出現各種免疫抑制性病。所以,必須定期對雞群進行預防和治療性預防,提高雞群非特異性免疫力,減少AIV等導致氣囊炎病變的病原侵入。

四、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的關注點

1、首先,藥物和方案必須對大腸桿菌、支原體、衣原體、鼻氣管鳥桿菌高度敏感;對AIV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並且對腸毒綜合徵等常併發的姊妹病都具備良好的控制效果。

2、掌握認識目前氣囊炎發病規律,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臨床表現及病變,合理用藥是及時有效控制的關鍵。建議雞群在發病季節,出現呼吸道聲音異常,腎臟腫脹、出血、花斑腎(尿酸鹽沉積,尤其是紅腫花斑)時,不要把思路鎖定在腎型傳支、藥物中毒上。因為根據目前白羽肉雞的發病情況來看,雞腎型傳支病發病率只有2-5%,並且用常規專用藥物是十分有效的;如果是致氣囊炎病因所引起的腎臟變化,用腎臟、腎型傳支專用藥物方案是沒有效果的,或者使用後腎臟病變消失,但氣囊炎病變明顯增加,死亡率猛增。

如果雞群出現咳嗽、呼嚕異常聲音後,死亡雞隻均出現腎臟腫脹、大理石樣病變(花斑腎)、甚至腎臟被膜下出血等病變,此時可以直接使用控制氣囊炎病方案,可以及時準確有效控制患群病情。

3、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病例方案中,抗AIV藥物始終應該保證使用到位,對其它致病因素必須全部分別具備高敏、高效,肌胃炎嚴重的病例,常規抑殺黴菌分解黴菌毒素藥物應該同期使用,這樣才能保證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延伸閱讀:

五、推薦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病方案

通用方案:利得素 五星菌健;安迪克 禽太克口服液 菌康。

氣囊炎病在白羽肉雞生產中,近幾個月是行業人應該再次提高關注度的時候,只有認識本病,瞭解病因;去選擇高效抗病毒、敏感抗菌藥物通過合理組合成為治癒率高的方案。對秋冬季節白羽肉雞的生產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為何肉雞「氣囊炎」病難以防控

徐京生河南牧翔動物藥業有限公司肉雞氣囊炎在817、黃雞中相對發病較輕或容易治療,但白羽肉雞發病較重且難以治療,為了有效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病,各獸藥企業相繼研發生產專用藥物。但是,有多少廠家生產的藥物有效?又有多少個獸醫能真正有效控制該病?只要大家經常

白羽肉雞「氣囊炎」病的防控策略

肉雞氣囊炎病在我國白羽肉雞生產中的危害日益突出,817、黃雞相對發病較輕或容易治療。為了有效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病,我國各個獸藥生產企業相繼研發生產專用藥物。但是,有多少廠家生產的藥物有效?又有多少個獸醫能真正有效控制該病?只要大家經常到肉雞養殖市場走走

【直擊一線】肉雞氣囊炎的發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肉雞氣囊炎是近年來常發生的一種疾病,特別是在15日齡至出欄階段,肉雞呈現出發病嚴重、病程長、死亡率高的特點,本病尤其在秋末、冬初及春季等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發病更為嚴重,給養

當下商品肉雞流感氣囊防控策略分析

一、背景:根據近兩年家禽生產看,商品肉雞疫病已經逐漸在威脅著養殖集團(公司)靠飼養管理取勝的理念。往年,商品肉雞養殖,如果是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的飼養方式,很少發生重大疫病,只要嚴格做好飼養管理就可以防止較大疫病的發生。可是,近來我國大部分養殖集

商品肉雞氣囊防控策略分析

一疫病多發的原因1H9隱性感染率高(1)種雞垂直傳播H9AIV:表現為5~10日齡發病;臨床上表現為喘氣、伸頸部,剖檢花斑腎(無尿酸鹽),控制難度大!(2)健康雞H9AIV2%隱性感染:表現為8~35日齡發病,發病雞群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形式一:冷風、涼風襲擊,雞舍風速過

氣囊炎的形成過程看都有那些最佳防控

雞氣囊炎病雞氣囊炎病,是當今肉雞養殖業所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疾病威脅,原來只在肉雞養殖多發,只在冬春季多發,而如今已經波及到了蛋雞、鴨、甚至鴿子等其它家禽品種,並且季節性

從形成過程來看,雞氣囊炎都有哪些最佳防控點!

秋冬季隨著溫度降低,容易出現雞氣囊炎病症,也是當今肉雞養殖業所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病症威脅,原來只在肉雞養殖多發,只在冬春季多發,而如今已經波及到了蛋雞、鴨、甚至鴿子等其

2023-2024年,雞氣囊炎流行趨勢及防控技術

在溫差變化較大的冬春季節,是雞氣囊炎最易發生和氣囊炎高發的季節。氣囊炎爆發的最為重要的誘因,就是寒冷季節、溫差變化較大導致的冷應激。所以,氣囊炎病症的前驅期,其實是冷應

肉雞球蟲病「變臉」防控措施要跟上

肉雞球蟲病發生有了許多新特點,臨床表現趨向於非典型化。而市售抗球蟲藥品種繁多,養殖戶要合理用藥,加強飼養管理,進行綜合防控。一、球蟲的生理特點與致病性球蟲的生活週期短,潛伏期4~7天,繁殖力非常強大,但球蟲的各階段蟲體只限於腸黏膜及其鄰近組織,雞一